精準定位、主動傳播、擁抱業務轉型期的變化丨對話藝初營銷呂匯鋅
2020年,我們這個地球,我們企業,我們用戶都經歷了各種跌宕起伏。隨著市場需求出現新的升級和變化,企業傳播和營銷策略到底如何成就新的一年業務增長?
為了與大家探討新常態下的傳播和營銷實踐,美通社采訪了藝初營銷創始人呂匯鋅。呂女士分享企業如何精準定位和主動傳播,突出差異化的優勢,擁抱疫情所帶來的變化。
受訪嘉賓
呂匯鋅 Sabrina LYU,藝初營銷創始人,擁有超過12年企業市場營銷以及國際化營銷實戰經驗,倫敦大學管理學碩士、法國國立科學技術與管理大學管理咨詢碩士、武漢大學英國語言與文學學士。擅長品牌國際化營銷和公益營銷,參與正和島線上抗疫系列講座、筆記俠抗疫科學公益直播頻道、以及多個平臺的講師和主持人等。
藝初營銷作為市場營銷咨詢行業的實踐派企業,利用品牌戰略定位、市場消費者心理學、公關傳播、數字化營銷等重要營銷手段形成閉環營銷方法,為企業打造全球化的品牌營銷運作模式。曾服務企業/機構包括京東金融、天合光能、特變電工、中信博新能源、寶馬格。
Q1 2020年被稱為真正的數字化社會元年,你認為今年企業傳播有哪些重要的趨勢變化?
2020年的疫情N倍速加快了本來在緩慢進行的企業數字化和線上化進程,但隨著全球越來越多企業的營銷活動迅速數字化,流量獲取變得更貴了。很多企業的業務也正在轉型,以應對市場的升級和變化。因此,我建議企業認清未來的發展趨勢,圍繞業務拐點做重點傳播,向潛在客戶持續輸出自己品牌價值。
形式的多元化和內容也深化了,很多企業都是自行策劃和拍攝短視頻。然而新的媒介的紅利期雖然還在,卻不會永恒。個人覺得未來的短視頻依然會進入更高維度的質量和創意的競技場。現在也有一些短視頻的內容深度已經相當的垂直。要成為行業意見領袖的企業需要在內容深度上做好計劃,模塊化生產,持續制作高質量的內容。
從企業傳播的內容生產來看,更多的企業意識到需要更多地把生態環保和可持續發展積極納入了企業傳播的內容中。媒體也有同樣的意識:《孤獨星球》每年都會發布一個“最佳旅行目的地”榜單。在2021年的推薦榜單,《孤獨星球》把可持續性、社區發展和多元化列為最重要標準。
Q2 你提到業務轉型中的價值傳播,具體談一談企業怎么策劃和執行?
我們的業務之一是服務企業的全球化傳播和營銷,核心任務包括突出企業的專業化程度以提升信任度。第一步是與企業進行深度溝通,了解他們對行業發展趨勢的觀點,梳理自身優勢、品牌戰略定位、業務拐點、數據支撐和目標市場。我們后續定制傳播計劃,突出差異化的優勢,使品牌形象不斷升級。我們也建議使用國內外的社交媒體監測及智能化營銷平臺,如美通社的Falcon平臺,以實時了解行業KOL(包括資深記者)的關注點,持續優化傳播策略。
例如,今年12月,我們客戶江蘇國強鍍鋅實業有限公司的年度營收首次達到200億元,通過發布英文新聞稿,借助主流亞太媒體網絡如The Saigon Times(知名越南報紙的英文網站)傳遞品牌的核心價值。這篇稿件也為品牌定位和突出業務拐點:江蘇國強是目前唯一一家上榜中國民營500強的光伏支架企業;營收額在最近四年同比增長20%,熱浸鍍鋅年度產量已達170萬噸。
Q3 你也提到更多企業關注CSR傳播話題,請進一步分享相關的觀點。
今年,CSR(企業社會責任)傳播成為很多企業發力方向。通過行善提高知名度和美譽度也更難了,所以千萬不要為了做公益而做公益。我建議公關人與高管進行深度溝通,做好頂層設計同時挖掘底層的情感點,提升活動的社會號召力。CSR傳播活動往往通過滾雪球可持續的效應增加影響力,而不是每年啟動從零開始的活動。
2015年起,我們有幸參與東方日升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的Same Love活動,在甘肅、河北和山東向小學捐贈了屋頂離網光伏系統。此公司的高管體驗過“留守兒童”的生活:除了產品捐贈,東方日升也號召社會愛心人士為兒童們錄制睡前故事,溫暖留守兒童的心靈。
五年過了,每一年的活動社會影響力和情感層次也持續提升。今年的活動得到匯豐(中國)、京東金融、諾基亞通信等企業和機構的支持,也輸出兒童獨立創意完成的作品。例如,光益(化名)送給老師一幅畫,讓大家看到自己家鄉最美麗的樣子。
《一片田一片村》光益(化名),8歲,云南
Q4 你認為2021年最重要的評估傳播影響力的維度是什么?與往年有哪些調整?
個人認為會有幾個重要維度:第一,引流與轉化。很多企業在過去的幾年里意識到了建立“私域流量”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而借助傳統媒體和自媒體渠道將目標客戶和用戶引流到自己預先設定的“蓄水池”會變成一些企業衡量傳播效果和影響力的維度之一。
第二,數據化和數字化。企業的營銷決策不再是“拍腦袋”式投入,產品如何定價、渠道如何投放,都需要有更多的數據化和數字化的支撐,定性和定量相互結合。只靠轉載率、轉發率和閱讀量已經很難說服企業決策者進行傳播投入了。企業更關注付費及贏媒體渠道的銷量轉化率,同時用更多維度來衡量傳播效果,如品牌聲量、社交媒體傳播指標、SEO影響力以及品牌美譽度。
編輯:美通社內容總監 陳俊勛
原創文章,作者:美通說傳播,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hnpg.net.cn/blog/archives/23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