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近一年的元宇宙新聞,我們發現……
“元宇宙”概念在過去的一年里突然被炒熱,編輯在梳理了過去一年里通過美通社發布的相關新聞稿后,為大家整合出一些高價值、有數據、更權威可信的新聞信息。希望本文能夠為該行業相關的企業,以及即將進行“元宇宙”營銷的企業們提供一些參考。
2022年10月11日,Meta召開了一年一度的Connect大會。大會上,Meta發布了全新VR高端頭顯Quest Pro,并宣布與微軟達成戰略合作。該公司首席執行官扎克伯格表示:“為了真正發揮虛擬現實的全部潛力,我們需要達到這樣一個境界:每年購買新電腦的2億人士能夠在元宇宙中更好地完成部分或全部工作。”
自Facebook公司2021年10月宣布更名為Meta以來,原本在游戲、區塊鏈等領域孕育的“元宇宙”概念開始在互聯網巨頭和投資行業迎來大爆發。
2021年10月,美國社交網絡巨頭Facebook宣布更名為Meta
從游戲、VR(虛擬現實)、AR(增強現實)、社交軟件到區塊鏈、虛擬貨幣,乃至數字藝術品收藏,幾乎所有涉及虛擬世界業務的公司都給自己貼上了“元宇宙”的標簽。在“元宇宙”概念的推動下,大量技術獲得了全新的發展空間。
2021年,也被許多人稱為“元宇宙元年”。
新浪VR與企查查大數據研究院聯合發布的《2022元宇宙年中投融資報告》顯示,進入2022年以來,全球元宇宙市場投融資更加活躍,在數量和規模上都實現了大幅增長。今年上半年全球投融資總額達到了322.4億元人民幣,投資事件總數為205起。分別達到了2021年全年投融資總額、投融資事件總數的2.3倍和3.2倍。
據彭博社報道,展望未來,“元宇宙”2024年的全球收入規模預計將達到8000億美元左右;其中,游戲廠商的份額將達到4000億美元左右,其余收入分散在社交等應用中。
據《2022元宇宙年中投融資報告》介紹,進入2022年以來,元宇宙融資額最多的是應用場景類企業(工程、醫療、購物、教育、游戲、影視、音樂、社交、直播等),占總融資額的36.33%。
其次是基礎設施類企業(智能設備、影像設備、AR/VR設備、AI芯片、傳感設備、物聯網設施、云服務設施、實時通訊連接設施、寬帶供給、去中心化信息設備等),占總融資的34%。
而軟件類企業(物理計算、數據協調、人工智能、動作捕捉、操作系統、設計銷售存儲、安全保護、虛擬空間渲染、IP版權方、數字藝術品收藏平臺等)以19.11%位居第三。
國內IT產業界對技術風口向來是十分敏感的。百度、阿里巴巴、華為、騰訊、字節跳動等互聯網頭部公司已紛紛進入元宇宙賽道,相繼推出了希壤Lite 、QQ音樂“MUSICZONE”等產品。不過,無論從融資數量還是融資金額上來看,國內仍遠低于國外。
在國外,NFT、元宇宙游戲、加密貨幣等領域的投融資較多,融資規模也更大;而在國內,2022年上半年資本更青睞光學模組、VR整機、相關芯片等硬件領域,人機交互、數字孿生、虛擬人等新概念領域以及產品解決方案、VR內容生產工具和平臺等。
從企業發展方向上看,國內企業大多聚焦于AR、VR等硬件領域或應用場景領域,NFT(非同質化通證)、元宇宙游戲等涉及合規風險的融資非常少,這與國內相對嚴格的監管政策是有關的。
從近半年涉及“元宇宙”內容的中國大陸地區發稿來看,大部分企業都會通過美通社向社會發布“元宇宙”相關的企業新聞稿:
硬件廠商浪潮推出了元宇宙生態底層算力支撐平臺MetaEngine服務器,以及可以很好支撐起各種元宇宙場景的新一代G6分布式存儲;
彩色星球科技推出了DONOphone元宇宙手機;
Supermicro推出了可適用于3D協作、元宇宙和數字孿生仿真的第二代NVIDIA OVX計算系統;
半導體激光器廠商II-VI公司和光學感測技術供應商光程研創Artilux聯合推出了能夠優化元宇宙生態圈使用體驗的新一代3D感測攝像機;
軟通動力新一代數字孿生平臺將加速“工業元宇宙”的落地;
而英國標準協會(BSI)作為標準機構關注的是元宇宙的隱私安全問題……
上述這些公司都處于與搭建“元宇宙”相關的各專業領域之內,他們大多可被歸類為元宇宙基礎設施類企業或軟件類企業,他們都在自己的業務領域深耕多年,其技術優勢恰好在元宇宙領域找到了新的延伸方向。
對于其他行業的企業來說,其業務拓展和公關策略是否就完全無法借助“元宇宙”概念了呢?情況并非如此。事實上,大量來自其他行業的公司和機構已經開始將自己的主營業務與“元宇宙”技術相結合,為消費者提供了全新的服務和體驗。
以酒店行業為例,皇冠假日酒店攜手國內領先的互聯網技術公司網易,通過線上線下多元互動,推出限量藝術家聯名房卡,將元宇宙當中的平行空間概念與酒店場景相結合,令賓客可以靈活切換商旅休閑模式,打造文旅體驗出行全新方式。這一做法拓展了元宇宙在文旅領域更加多元的應用場景,也為元宇宙賦能文旅產業轉型升級帶來了新的思路。
此外,受疫情影響,萬達酒店與Beauty Land集團別出心裁地在元宇宙里就希臘萬達錦寓項目舉行了簽約儀式。這是雙方打破疫情期間的空間限制,在元宇宙虛擬空間開展的一場別開生面的聯合發布。
意大利奢侈品牌寶格麗(BVLGARI)在元宇宙平臺“崽崽ZEPETO”上創建了一個獨家的虛擬世界。寶格麗在虛擬世界中創建了位于Parnas Hotel Jeju的快閃店和咖啡館,這樣游客就可以在不訪問實體店的情況下體驗購物樂趣。
在2022服貿會上,北京城市副中心在其主題展上推出了副中心元宇宙數字人推介官“梅澀甜”,在北京城市副中心主題展區里,觀眾可以零距離感受在元宇宙里獲得應用的數字人技術。
手機廠商榮耀在2022年柏林國際電子消費品展上以AR技術改造德國知名地標,將古建筑搬進了元宇宙。
此外,由多家大型企業共同發起、由奇夢島科技提供BOX3元宇宙引擎的旨在推動“鄉村振興”的“萬鄉千城百景元宇宙”項目也已正式啟動,該項目將以“城”、“鄉”為合作維度與國內各大融媒體中心共建元宇宙數字空間,為當地百姓提供互動空間、文化電商、政務民生功能的元宇宙入口。
可見,從企業業務拓展和公關策略的角度來說,“元宇宙”技術可以跨行業、跨領域地獲得應用,其應用場景數量十分龐大。畢竟,元宇宙之所以被稱為“宇宙”,其含義也正是由于其應用場景的多元、虛擬空間的廣袤。另外,在新冠疫情的大背景下,“元宇宙”恰好可以為人們提供一個不需要面對面就可以同處一個場景共同從事某項活動的機會,在“元宇宙”概念出現之前,這是不可想象的。
從現實社會層面來講,“元宇宙”作為沉浸式體驗、跨空間融合的數字世界新入口,是實現全數字沙盤、高維度仿真,解決現實社會超復雜問題的全新方法。構建元宇宙不是單純的“脫實向虛”,以虛強實、為實體產業賦能才是元宇宙的真正價值。“元宇宙 + 實體產業”,將是把數字技術引入現實世界和實體經濟的“接口”。在促進實體產業升級方面,元宇宙必將大有可為。
什么是元宇宙?這個概念為什么突然展現出如此巨大的影響力?
自人類進入網絡時代以來,目前共經歷了三個階段:在Web 1.0階段,主導互聯網的是各種各樣的網站,硬件以臺式機或筆記本電腦為主;在Web 2.0階段,中心化的網絡平臺成為主角,智能手機成為主要的上網設備;在正在到來的Web3.0階段,其特征將是去中心化和去平臺化。
在這一階段,通過大幅度提升用戶在虛擬世界的內容體驗和交互體驗,人類可以在網絡上營造出一套符合真實世界運行邏輯的社會運轉體系。在這個虛擬世界中,每個人都是內容的生產者,同時也是內容的消費者,并且可以利用區塊鏈、VR等技術從事生產、交易、社交等活動。這種基于Web 3.0的終極應用生態系統就是未來的“元宇宙”。
在這個即將到來的Web 3.0時代,我們需要更先進的終端作為腦機接口以及容量更大、速度更快的通信設施,這樣我們就可以把虛擬世界和現實世界縫合在一起。業內專家指出,“元宇宙”和下一代互聯網要解決的根本問題,就是把人際交互平臺由電腦、手機升級為VR、AR、裸眼3D或其他更為先進復雜的智能設備。也就是說,“元宇宙”時代真正到來,必須等到頂級終端的運用和大規模普及才行,當前人們還只能做到應用層面的局部創新。
本文作者:美通社編輯?馬力
您也可以關注“美通說傳播”的公眾號:prnewswire
原創文章,作者:凱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hnpg.net.cn/blog/archives/248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