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化浪潮下,中國企業出海已歷經數十載,從 “產品出海”“渠道出海”,邁向當下的 “品牌出海”,企業持續深耕、鞏固海外市場。其中,海外傳播是連接企業與全球受眾的關鍵橋梁。但世界各國差異巨大,出海征程并非坦途。策劃撰寫新聞稿時,若對目標市場了解不足,極易觸及當地文化、政治或宗教敏感點,如同踏入布滿暗礁的海域,面臨 “觸礁” 風險!?
宗教 ?
全球宗教信仰者占八成,多分布在包括將特定宗教定為國教的國家,以及宗教信仰呈多元化態勢的國家。日本、韓國、印尼、泰國和越南對宗教話題的提及有所禁忌,因此企業在做海外傳播時,應規避涉及宗教相關的內容。此外,各國或地區均有認定和明確的邪教組織,任何與邪教組織相關的內容,都絕對禁止發布。
與宗教話題緊密相關的還有以下方面:
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俄羅斯和中東地區國家嚴禁傳播此話題。各宗教內部對這個少數群體的看法存在顯著的差異和復雜性 – 或從教義上的明確反對,或有寬容和接納的聲音。對此,在發往這些地區的稿件中要避免提及或使用代表象征性別少數群體的符號。?
反面案例: 眾所周知,性別少數群體的旗幟 “彩虹旗” 是LGBT身份或團結的象征。某科技公司在馬來西亞發布了一款彩虹色的腕帶手表,引起軒然大波。最終,該公司悄然下架了該款產品。?
正面案例: 泰國是東南亞首個承認同性婚姻的國家,對性別少數群體的包容也催生了獨特的泰國旅游經濟。泰國尚泰地產(Central Pattana)在臺灣地區進行宣傳時,選用布滿彩虹色元素的現場圖片,塑造對性別少數群體友好的旅游目的地形象。
盡管酒類產品在多數國家不是違法物,但在一些宗教國家,如印度、印尼、馬來西亞、泰國、立陶宛、波蘭、俄羅斯、土耳其和中東國家,宣傳酒精產品或過度飲酒容易被視為冒犯宗教文化。因此,要想美酒飄香海外,需要注意不要觸碰這些國家酒類的宣傳推廣。?
反面案例: 在一些宗教節日,“酒入豪腸?”也許會釀下大禍。在印度教排燈節 期間,某國家政府舉辦慶祝活動,但因活動上出現肉類和酒精飲品而引起教徒不滿。最終,該國政府發表聲明,承認犯了個錯誤,向印度教徒道歉。?
正面案例: 中國白酒品牌出海東南亞成為近年來的趨勢。五糧液發布全球區域的新聞稿中,避免了與宗教相關話題,借助博鰲亞洲論壇等國際平臺,展現中國白酒文化魅力,進一步拓展品牌全球布局。?
政治
在飯桌上討論政治話題可能導致沖突,同理,新聞稿里對政治話題的提及和討論也會引來爭議。發布印度、印尼、日本、馬來西亞、新加坡、韓國、泰國、越南、俄羅斯、土耳其和巴西等國的新聞稿禁止提及與政府、軍事、國家安全等相關的政治話題。
此外,我們還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國家名稱、國旗、首都、通用語言、人口等等是我們在做海外傳播時,需要掌握的目標市場的基本常識,否則極有可能在傳播內容中出現嚴重錯誤。企業將國家名稱混淆、錯用國旗等,將使受眾對傳播主體產生專業性存疑的負面印象,陷入輿論危機,損害品牌的國際形象 。?
反面案例: 北愛爾蘭和愛爾蘭是一個國家嗎?很多人可能還存在這么個疑問。實際上,北愛爾蘭是英國的一部分,愛爾蘭共和國(簡稱“愛爾蘭”)是一個獨立國家。一位科技公司客服員工試圖在平臺上幫助一位用戶,他們向用戶表示北愛爾蘭不是英國的一部分而遭到群嘲。?
正面案例: 世界上竟有八個地方被稱作”瑞典”!除了大家最熟知的北歐瑞典,其他的”瑞典”多數是位于北美的城鎮。為確保國家名稱的獨特性,瑞典申請注冊目的地名稱商標,還發布了宣傳片”歡迎來到正版瑞典”。在我們寫海外地名時,盡可能說清楚是哪個國家的地方,以免引發烏龍。?
目前,全球有 43 個主權國家以君主作為國家元首,例如沙特阿拉伯、泰國、日本、英國等。這些國家的法律賦予國王及王室崇高地位,禁止任何對國王和王室的指責或批評。企業在開展海外傳播時,需特別注意規避涉及君主制國家王室的敏感內容,謹慎處理與王室相關的話題。
正面案例: 以泰國皇室素博·巴莫親王為首的考察團參加上海旅游產業博覽會。這類關于皇室的商業、文化、旅游交流的新聞稿,屬于積極和正面的宣傳案例,有助于加強中泰經貿、文旅等產業的合作發展。?
發布到德國和俄羅斯的新聞稿禁止涉及納粹相關話題。?這兩個國家都有法律明確規定,任何美化或模仿納粹主義的言行都將受到法律制裁。例如納粹禮、納粹符號、納粹旗幟等代表著仇恨、恐怖等消極色彩,在新聞稿中要避免使用。?
文化習俗
文化堪稱企業海外傳播中最容易觸碰到的 “敏感地帶”,稍有不慎就可能引發公關危機,影響品牌聲譽,甚至導致市場損失。其中,語言禁忌、符號誤讀、刻板印象等是常見的三大“文化陷阱”。
美國給人印象是整體寬松的言論環境,但對種族歧視詞匯非常敏感,如使用“Negro”“N-word” 等詞被視為對黑人的侮辱。為捍衛語言純潔性,加拿大實行以英語和法語為官方語言的雙語政策。法國則更甚,商業和公共領域強制使用法語,限制英語詞匯。
反面案例: 加拿大某航空公司首席執行官在魁北克面向商界領袖發表演講時,僅使用 20 秒法語,其余內容全程以英語呈現。演講結束后,其向記者表示 “即便不說法語,也能在魁北克立足”。這番言論與行為觸發了加拿大社會關于語言使用的敏感議題,引發廣泛爭議。
企業在出海傳播過程中,常因對特定符號的文化內涵缺乏認知,引發誤解或冒犯。例如,日本皇室專用徽章 “十六瓣一重表菊紋” 嚴禁任何企業在商品、廣告及公共場合使用;澳大利亞的象征動物袋鼠與考拉,在商業設計中需避免過度 “擬人化” 或 “娛樂化” 處理,以免觸達當地文化禁忌。
反面案例: 西方文化中龍(Dragon)象征邪惡危險,而東亞文化里代表祥瑞、權力與智慧。越南某電動汽車品牌在歐美推出新車時,車標采用龍形圖案以象征力量革新,但部分歐美消費者認為其 “獠牙”“利爪” 設計接近西方惡龍形象,將車標與 “危險”“侵略性” 關聯。
隨著對目標市場的了解,企業傳播人很容易將當地文化中的某些特點標簽化,導致海外傳播中存在誤解和偏見。例如,將印度等同于貧民窟、中東等同于石油等等,都是標簽化的結果。企業應該深入挖掘文化復雜性、與本地團隊協作,從而避免先入為主而產生的刻板印象。
反面案例: 德國某家裝公司曾推出一則廣告,畫面中一名亞洲女性嗅聞白人男子汗濕的臟衣服。這一內容被批評 “強化了亞洲女性性順從的刻板印象”。中日韓消費者聯合發起請愿,指責該廣告 “將亞洲女性簡化為白人男性的欲望對象”。該企業最終刪除廣告,并承諾 “加強跨文化審查” 以避免類似爭議。
上述內容僅列舉了部分宗教、政治及文化習俗層面的傳播禁忌。事實上,在企業出海過程中,目標市場的法律法規同樣是海外傳播不可忽視的關鍵要素。以下是熱門出海市場需要注意的事項:
歐美
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對虛假廣告和誤導性宣傳監管嚴格,違規企業將遭受法律制裁。因此,傳播內容必須真實且合法。酒類產品宣傳中不得出現未成年人的形象。俄羅斯廣告法禁止對企業自家產品與競品進行不恰當的比較。“最佳”“最大”“第一” 等極限詞需在有合理依據的情況下使用。德國自 2022 年 7 月 1 日起,德國設立公法機構負責起訴非法賭博廣告。在任何情況下,企業均不得向德國境內傳播在線博彩、實體賭場等任何賭博相關內容。
中東
中東國家普遍以伊斯蘭教為核心信仰體系,在傳播活動中需嚴守教義邊界,避免將宗教元素商業化、展示女性暴露著裝,以及宣傳豬肉、酒精類產品。中東地區因領土爭端、教派矛盾及國際關系等因素,形成復雜的地緣政治與社會敏感議題。需特別注意的是,任何涉及激進組織的言論或內容,均會被視為嚴重冒犯,需在傳播中嚴格規避。
日韓
韓國法律十分重視對個人及企業名譽權的保護,嚴厲打擊各類誹謗、詆毀行為,以維護公平有序的市場競爭環境與健康的社會秩序。根據日本法規,保健品廣告嚴禁虛假夸大宣傳。不得宣稱某營養品可治愈癌癥、糖尿病等重大疾病,亦不可使用 “絕對有效”“神奇功效” 等夸大性表述。
東南亞
被譽為 “The Fine City” 的新加坡,既有 “美好城市” 之意,也因 “Fine” 含罰款之意被調侃為 “罰款之城”。在新加坡,傳播任何淫穢信息均可能面臨監禁和罰款。新加坡、印尼、馬來西亞、泰國、越南都不接受酒精、煙草和賭博相關話題。泰國法律明確規定,任何外匯交易(包括買賣、兌換、借貸等)均需通過持有外匯交易牌照的機構開展,包括商業銀行、授權貨幣兌換商、外匯經紀商等。
此外,以下是一些小眾但仍需注意的禁區:
您也可以關注“美通說傳播”的公眾號:prnewswire?
原創文章,作者:凱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hnpg.net.cn/blog/archives/25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