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世界視覺日之際,全球眼保健行業引領者 -- 愛爾康發布《中國視力健康洞察報告》,呼吁大眾關注視力健康,并以科學的方式和行為習慣呵護雙眼。調研結果發現,與印度相比,中國對各種眼部疾病的認知相對較少:白內障認知最高(46%),其次是屈光不正和干眼癥;約1/5的中國被調研者不了解任何眼部疾??;發生視物模糊的情況后,55%的中國被調研者通過網上搜索信息或者與親友討論自行診斷和治療,只有16%的人會馬上看醫生。
目前,全球有2.53億人患有失明或視覺損傷,其中大多數在亞太地區。中國居民普遍存在各種程度的視力損傷,其中,屈光不正(包括近視、遠視和散光)人群已達4.8億~5.3億,且低齡化現象愈發嚴重。有數據統計,目前我國小學生近視比例為45.7%,初中生近視比例為74.4%,高中生近視比例為83.3%,大學生近視比例則高達87.7%。除先天因素外,主要是由于日常不良的用眼習慣導致,比較突出的是電子產品的過早大量使用等。“看不清”正在成為中國不容忽視的“新國病”。
愛爾康調研結果顯示,中國受訪者中約2/5被調研者每天至少花4小時使用智能手機和筆記本電腦工作,超過一半的被調研者觀看或閱讀時間較長。只要診治及時,所有視覺損傷中超過80%可以最終避免。然而,報告顯示,中國地區的受訪者約有40%從未看過眼科醫生接受眼科檢查。大多數被調研者不去看眼科醫生的主要原因是認為自己的眼部不適只是暫時的,可以通過讓眼睛休息或使用滴眼液來治療。(美通社,2018年10月11日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