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農戶心聲”調研項目揭示了世界各地種植者在試圖“減輕氣候變化影響”和“適應未來發展趨勢”時所面臨的挑戰。拜耳公司委托一家獨立機構采訪了全球約800位種植者,他們來自中國、澳大利亞、巴西、德國、印度、肯尼亞、烏克蘭和美國等規模不一的農場。
在本次調研中,71%的種植者表示“氣候變化已經對他們的農場經營產生了影響”,更多的受訪者擔心其在未來可能受到的進一步干擾,73%的種植者經歷了日漸頻繁的病蟲害。經種植者粗略估計,過去兩年中,氣候變化所導致的自身平均收入減少15.7%,其中六分之一的種植者甚至認為經濟損失超過25%。
雖然氣候變化是一項占主導地位的議題,但經濟挑戰也是未來三年所面臨的首要任務之一。過半數(55%)種植者將化肥成本列為三大挑戰之一,其次是能源成本(47%),價格和收入波動(37%)以及作物保護成本(36%)。
調研采訪了來自中國的近300位種植者。83%的中國種植者表示氣候變化已經對他們的農場經營造成了影響,其中有69%的受訪者對此感到擔憂。在極端天氣層面,中國種植者對高強度降雨或洪水(46%)的擔憂超過高溫天氣(26%),并且超過半數的中國種植者認為改善基礎設施將是應對極端天氣風險的最有效措施。
調研同時顯示出中國種植者對創新與可持續的關切。61%的中國種植者已經使用或計劃使用生物燃料和可再生能源,這一比例僅次于澳大利亞,并且是接受調查的種植者中唯一表示使用直播水稻技術的受訪人群 (8%)。相比于移栽稻,水稻直播的種植方式有利于節水、改善土壤和溫室氣體減排,減少種植者成本投入,提高投資回報。(美通社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