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際可再生能源署(IRENA)和國際勞工組織(ILO)最新發布的報告可再生能源就業 – 2024年度回顧(Renewable Energy and Jobs – Annual Review 2024),2023年,可再生能源工作崗位的增幅達到歷史最高水平,從2022年的1370萬個增加到1620萬個。18%的同比增長反映出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容量的強勁發展勢頭,以及設備制造業的持續擴張趨勢。
去年,在全球太陽能和風能新增裝機容量中,僅中國就占了近三分之二。據估計,中國提供了740萬個可再生能源工作崗位,占全球總數的46%,居世界首位。歐盟緊隨其后,提供了180萬個工作崗位,巴西提供了156萬個工作崗位,而美國和印度各提供了近100萬個工作崗位。
與過去幾年相同,最強勁的推動力來自快速發展的太陽能光伏(PV)行業,該行業為全球提供了720萬個工作崗位。其中,有460萬個工作崗位在中國,而中國是光伏設備的主要生產國和安裝國。在中國大量投資的推動下,東南亞已成為重要的太陽能光伏設備出口中心,為該地區創造了就業機會。
液體生物燃料行業提供的工作崗位數量位列第二,其次是水電和風能行業。巴西在生物燃料行業拔得頭籌,占全球該行業280萬個工作崗位的三分之一。印尼因產量飆升而位居第二,提供了占全球生物燃料行業四分之一的工作崗位。
在能源行業整體增長的趨勢中,水電行業因部署速度變緩而成為了一個例外情況,估計直接就業崗位數量將從2022年的250萬個縮減到230萬個。中國、印度、巴西、越南和巴基斯坦是該行業最大的雇主。
在風能領域,中國和歐洲仍占主導地位。作為渦輪機制造和安裝領域的領頭羊,二者在全球150萬個就業崗位中分別占52%和21%。(美通社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