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美通社在北京舉辦了主題為“財經主流媒體采編流程與新聞需求”的媒體茶會,為與會的30多名企業市場和公關人士就新聞采編流程、如何與媒體溝通等企業公關技巧進行了培訓。
媒體茶會現場
《經濟觀察報》公司部資深編輯高琨、《中國經營報》營商版組編委張巖銘和《國際金融報》北京站資深記者馬繼鵬等就媒體關注與特色、企業應該如何去把握參與報道機會,以及對于新聞采編的觀點和建議與參會嘉賓進行了交流與分享。本次會議有來自包括樂語中國、創博股份、友利銀行、英國保柏(Bupa) 集團、英中商會、太和顧問、先正達 (Syngenta)、山特維克 (SMT)、巴斯夫集團 (BASF)、中電通信、拜爾中國、貝塔斯曼、宣亞國際等30余家企業機構的積極參與,以及《中國證券報》、《進出口經理人》的媒體代表參加。
高琨 《經濟觀察報》資深編輯
從選題的來源和判斷等角度切入,分別闡述了如何從企業的多種視角和媒體報道的雙方面視角,企業與媒體合作及溝通的具體方法;并從商業活動和商業思想精華等不同層面,以企業報道和系列報道為案例,分享了在針對不同新聞故事時企業的操作和應對媒體的態度與策略,并且建議在媒體宣傳上一定要長期積累才能見到效果,在遭遇不同大小的新聞事件時,可以通過發掘企業高層故事、戰略策劃等方式來吸引媒體關注。
張巖銘 《中國經營報》營商版組編委
以報紙樣式為例,詳細地闡述了其媒體特點、關注特色、價值定位和報道方向,還著重介紹了企業應該如何更好的向媒體做自我推薦,怎樣把自身的特色故事拿出來供媒體深度挖掘。并與參會企業就系列跟蹤報道的方法、解決媒體與公司需求的沖突、如何寫出能引起媒體興趣的新聞等實際操作技巧等方面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溝通和探討。
馬繼鵬 《國際金融報》北京站資深記者
從日報關注的新聞特色的角度,介紹了企業如何抓住新聞點吸引媒體報道的技巧,同時指出,在新聞資訊版面比較有限的情況下,記者通常會較為關注企業戰略層面的信息而非單純的產品信息。在與記者溝通時,企業除提供新聞稿外,應盡可能多地提供其他相關的素材,比如和政策或是機構層面相結合的不同要點、及時的協助電話采訪等方法來豐富報道內容,贏得更多的關注。
關于 Media Coffee
美通社成立50余年,通過不斷的努力,將企業新聞發布網絡拓展到了全球170多個國家和地區,并在當地舉辦媒體茶會 (Media Coffee),幫助企業新聞官與媒體記者面對面交流,共同探討企業新聞傳播領域的熱點話題。美通社(亞洲) 秉承美通社這一傳統,自2002底在中國大陸開展業務以來,定期在北京、上海等地舉辦媒體茶會,并進一步走入其它大型城市和二、三線城市,旨在幫助各種類型的企業和機構了解媒體、掌握企業新聞傳播的理念和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