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日期/Date:Feb.2008年03月 刊物名稱/Publication:中國新時代 |
新華美通“老虎”領跑 |
“我們就像一只叢林中的老虎,一直在前面領路,后面有追隨者,但只能遠遠地跟在后面。而且我們的模仿者也僅僅是在模仿一些表面化的東西。” ︱文·本刊記者陳益鋒 ︱圖·新華美通提供
“幫助企業客戶成長,比帶領公司賺錢更讓人有成就感。”新華美通董事總經理魏助仁在接受《中國新時代》專訪時表示。 新華美通是美國企業信息通訊社(下稱“美通社”)聯手新華財經在中國創建的一家為企業和機構提供全球文本、圖片、和多媒體新聞稿發布服務的機構,其在中國不僅延續了美通模式,還根據中國市場和中國企業的需求推出了各種創新的商業傳播服務。 企業和投資界之間有交流的需求,同樣,企業和新聞界之間也有溝通的渴望。成立于1954年的美通社,其所創立的這一新的信息傳播模式,也開辟了一種新的公司與媒體的關系。 一種新模式的誕生,的確需要度過一段“寂寞期”。與美通社創立之初,公關公司以及企業都沒有理解這樣一概念的情形類似,新華美通在中國開展業務初期,也從培育市場的工作著手,并始終保持著通過研討會、論壇、資料贈閱等多種途徑與客戶分享海內外先進商業傳播理念的傳統。 在進入中國的4年多來,新華美通獲得了每年200%的業務增長,覆蓋了幾乎100%在納斯達克上市的中國公司。隨著中國資本市場的開放程度的加大以及中國企業的國際化,新華美通的傳播力量也得到了更多企業客戶的青睞。 在接受采訪的當天上午,美國人魏助仁剛剛在辦公室里對比了2004年以來的中國區財務報表,的確,這是讓人振奮的數據:2004年中國區剛開始動作的時候,僅僅有一個客戶;三年時間,新華美通服務的客戶數量增長到了上千名。 “2007年的業務發展已經超過公司內部制定的發展目標。”對于中國區的出色成績,魏助仁在記者面前不禁流露出得意之情。 他指著辦公室里懸掛的一張描繪中國虎的工筆畫說:“我們就像一只叢林中的老虎,一直在前面領路,后面有追隨者,但只能遠遠地跟在后面。而且我們的模仿者也僅僅是在模仿一些表面的東西。” 魏助仁表示,隨著資本市場的開放程度的加大,以及中國企業海外軍團的迅速擴大,2008年將是新華美通在中國高速成長的又一年。 “賺錢是遲早的事情” 53年前,世界第一家企業通訊社——美通社在紐約成立,一種新的信息傳播模式也隨之誕生。其運營模式是:美通社的會員,通常是企業或公關公司,將需要發布的信息第一時間發送給美通社,美通社通過專業的審核、編輯、再將這些信息在第一時間免費提供給各類新聞媒體和投資機構。 一方面,新聞媒體的編輯記者可以在自己的電腦上免費瀏覽實時稿件、圖片以及新聞資料庫等公共網站無法獲得的信息,同時,美通社提供的稿件后往往附有企業的聯系人和聯系方式,編輯記者可以很容易地直接與企業進行溝通。 另一方面,投資者要知道企業為什么需要投資,投資的用途和回報,而企業需要傳遞這些信息并獲得投資者的信任,因此美通社在把稿件發給新聞媒體的同時,也免費傳給投資者和分析師,為企業和投資者之間建立起溝通橋梁。 現在,美通社為全球超過40,000家的公司、組織和政府機構提供服務,其中財富500強的公司當中有60%以上都是美通社的客戶。 依賴美通社的專業經驗和發布網絡,新華美通在中國可以快捷、高效地將客戶的新聞稿用40種語言發送至135個國家和地區的24,000家媒體和100多萬投資人,幫助客戶在全球范圍內提高品牌知名度,樹立品牌形象,吸引潛在客戶,商務合作伙伴和投資者。 在中國大陸,延續著美通社獨特模式的新華美通,擁有著近9000名記者和編輯的媒體資源,可以涵蓋到國內3000多家媒體。目前新華美通在中國服務的客戶群涵蓋科技、金融、汽車、教育、能源、醫藥生物、時尚等各行業及組織機構。新華美通方面表示,即使像微軟這樣的大公司,每天也會通過新華美通發布新聞稿。 新華美通對于客戶的發掘在于“關鍵是看哪些行業在推動中國經濟的發展。”魏助仁表示自己經常會去拜訪中國各地的工業園區,高科技園區等,以便深入了解這些成長中企業的需求。 “我們既有像中國國航這樣的大客戶,也有成長中的中小企業,他們都通過我們的傳播平臺發布消息給媒體界和投資界,我們在盡力地去幫助企業成長,我自己很享受這樣的過程。”魏助仁說。 魏助仁表示自己非常樂意參與到眾多企業的成長中來。他回憶起1974年,當時在美國合眾國際社擔任記者的魏助仁,給剛剛創立的聯邦快遞的公司董事長建議,能不能把自己作為包裹送達到目的地,并以此服務體驗經歷為新聞素材寫成一篇稿件,聯邦快遞董事長欣然同意。后來,魏助仁所撰寫的這一稿件得到了發表,并被美國多家媒體轉載。 “這么多年以后,我很高興自己在聯邦快遞成長的時候曾經參與到其中。”魏助仁表示,“目前,我們正在幫助中國企業在海外傳播,讓海內外都了解中國企業,促使他們更好地營銷他們的產品,促使公司成長。”這一點讓魏助仁覺得更有意義。 “賺錢是遲早的事情,并不是短期的目標,現在的工作關鍵是為企業客戶提供一種實實在在的,有所幫助的服務。”魏助仁說。 創業者的心態做生意 目前中國在海外上市的公司幾乎100%都是新華美通的客戶。魏助仁表示,如果把新華美通與公關行業比較,國內的市場數據很難統計和衡量,但如果比較市場中新聞專線產品的話,“我們依然占有90%以上的市場份額。” 盡管新華美通在中國市場占據絕對優勢,但在去年5月份時來華考察的美通社全球首席執行官Gregson看來,中國市場的潛力還遠遠沒有顯露出來,所以培育工作仍然會堅持下去。 魏助仁承認,新華美通開始動作的時候,由于公關本身在中國也是比較新的行業,“我們的模式對于客戶來說的確比較新穎。目前,給客戶解釋新華美通的商業模式越來越容易,但我們還是堅持很詳細地去給客戶講解。” 當然,要想在中國市場保持持續高速的發展,僅僅從業務方面來推進還不足夠,更需要的是理念上的改變。對于企業來說,只有提高透明度、更坦率地與外界溝通、公眾、投資人、媒體才會更信任他們,他們也才更容易成功。 除了對市場的培育,在新華美通的內部,員工的培訓也非常重要。從2007年開始,新華美通全國的員工都要到北京接受三天的培訓。 魏助仁表示,獨特的商業模式并非全部,新華美通對于事情的全身心地投入以及對于服務的不斷強化才是公司的核心優勢。 魏助仁打了個比方,比如一個人去兩家面館,其中一家飯館僅僅提供一碗面條,另一家飯館不僅提供一碗面條還會主動提供配套的服務,比如飲料、佐料以及溫馨服務等,在同等價位下,顧客肯定會選擇服務周全的餐廳。 同樣,新華美通為了確??蛻舻母邼M意度,也為之提供了周到的服務。目前新華美通的編輯人員24小時值班,要確??蛻粼谌魏螘r候都能及時發稿。 “客戶經常在晚上、周末、節日都會給我打電話,我馬上就會出現在辦公室。”魏助仁表示,“我們有一個信條:只要客戶在工作,只要客戶需要,我們就在工作。” 魏助仁坦言,新華美通在中國一直以創業者的心態做生意,“母公司給我們的好處就是自由,不會指手畫腳,所以我們也不會陷入僵化的管理方式。” 因此,成立50多年以來的美通社也不斷地在進行創新。 2008年2月12日,美通社旗下多媒體和廣播公關服務子公司MultiVu 2月12日宣布正式推出移動視頻服務,此項服務可以幫助Multi Vu 用戶使更多的手機、掌上電腦及便攜式移動設備的用戶接收到其發送的視頻新聞。 其實早在幾年前,美通社就已經開始在紐約拓展多媒體業務了。在多媒體新聞稿中,除了保留原有的文字稿,還會有一些圖片,音頻及視頻的文件嵌入頁面,通過鏈接就可以直接收聽或觀看到新聞的相關內容。Gregson很自豪,“我們相信將來美通社的核心發展業務會是多媒體新聞稿的發布。” 按照新華美通的計劃,公司將在2008年中旬推出包含更多功能的在線多媒體服務,比如企業門戶、博客、搜索、電話會議、視頻新聞等。魏助仁表示,除了借助媒體的傳播方式之外,新華美通還要借助互聯網讓企業直接向消費者發布自己的企業信息。 此外,魏助仁還打算把網絡的新聞發布和電子商務結合。 “產品、形象、股票、這是企業要經營的三件事情。我們希望在未來,讀者在看到我們發布的新聞稿時,還可以了解甚至能直接購買到企業的產品和股票。”魏助仁表示,這也更加體現出新華美通的獨特優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