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6日,美通社(亞洲)新一期媒體茶會(Media Coffee)在深圳舉行。會議著重探討了當前形勢下企業如何通過有效的信息傳播與媒體、公眾和投資者進行溝通。4名來自國內知名媒體的資深記者和60多位來自企業界的市場、公關人士參加了本次活動,并就當前形勢下媒體對其采編計劃進行了何種調整、企業如何避免出現負面新聞以及企業在信息傳播過程中需要注意哪些問題進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討。 此次受邀發言的媒體人士包括主要負責公司、產業經濟新聞報道的《證券時報》記者李坤、《新周刊》雜志編輯記者何雄飛、長期關注公司和商業報道的《南方日報》深圳站記者丁侃,以及主要報道商業和市場新聞的《深圳商報》首席記者關鍵。
《新周刊》記者何雄飛在講解企業“過冬”時期的新聞傳播的要點
同時,記者認為,公司的新聞稿中要避免的幾個具體問題。1、過分關注自己,突出自己,會給讀者“王婆賣瓜、自賣自夸”的感覺。2、讀者不感興趣的東西太多,比如對自己的一些活動的細節介紹得太多,太詳細。3、讀者真正關注的東西介紹不多。4、除非自己是一個影響力非常大的明星公司,否則公司一定要把自己最吸引人眼球的地方做出來。 《新周刊》記者何雄飛認為,企業要注意兩條企業在“過冬”時期的新聞傳播的要點。第一是要突出反季節的成長性。宏觀經濟狀況不好的時候,反而是一些企業發展的良好契機,企業在這個時間做新聞宣傳更加重要。特別是對一些娛樂產業、電影產業、培訓業等,企業要抓住這個反季節的成長性來進行信息傳播和形象宣傳。而其它行業的企業則要盡可能從自身及所處行業的特點出發,提煉出好的新聞點,以吸引媒體和公眾的關注。
《南方日報》記者丁侃提到美通社是他們新聞的信息來源之一
媒體嘉賓和企業界代表利用會議間歇相互認識、交流看法
對于公關公司或者企業提供的新聞稿,《深圳商報》的記者關鍵認為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問題:第一,要把本行業內的術語或者行話盡可能化繁為簡,讓大眾讀者能夠讀懂;第二,公關公司或企業在提供新聞稿的時候,要注意把新聞稿分成幾個有用的層次,提煉出與新聞事實有關的內容,盡量避免通篇都是自說自話,可以適當加入一些對其所處行業的看法和觀點;第三,企業新聞稿經常存在千篇一律的問題,為了寫稿而寫稿。要想在眾多的新聞稿中被媒體來選中,必須要有自己特別的地方,要能夠提煉出吸引讀者和媒體的新聞點;第四,企業新聞稿要避免一味地使用廣告化的語言進行自我宣傳,企業的市場公關人員應該培養一定的新聞素質,將企業自我宣傳的內容自然地溶于新聞之中,將會獲得更好的傳播效果。 此外,媒體嘉賓還著重談到了中小企業的媒體傳播。中小企業由于品牌影響力小、市場公關費用有限,更需要利用好新聞傳播這一手段。尤其是經濟危機下,更是需要加強宣傳力度。如果能夠在新聞稿寫作方面注重新聞點的挖掘,并選擇新聞專線等專業化的傳播服務和傳播渠道進行廣泛地發布,將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消息來源 美通社(亞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