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I小T的時代,會更多關注在Information這個課題。
文|本刊記者 謝澤鋒/圖|本刊記者 孟杰
當很多中國企業還在糾結于如何將數據演變為成熟的商業模式時,Teradata天睿公司已經開始協助客戶實踐數據時代(Data Time)變現的能力。
很多人聽說過那則經典的“啤酒+尿片”的大數據營銷案例,卻不知道背后的誕生地卻正是Teradata。低調的行事風格來源于Teradata一直踐行的商業理念,“始終思考著能協助客戶在駕馭數據的能力上提供哪些價值”,這是Teradata天睿公司大中華區首席執行官辛兒倫在接受《英才》記者專訪時多次提到的一句話。
出身新聞世家的辛兒倫,年輕時的夢想是當一名新聞主播,但電腦科學是上世紀80-90年代的熱門,聽從了家人的建議,他選擇了理工科。辛兒倫曾在微軟公司工作近15年,任職微軟大中華區副總裁負責企業事業部。加入Teradata 6年來,帶領大中華區業務保持每年雙位數的增長速度,并已經成為集團除美國以外的第二大市場。
80倍回報
大數據的商業價值到底有多大?
“可能是80倍的回報。”據辛兒倫介紹,Teradata曾幫助一家國內的領先快遞公司利用大數據分析優化人力、物流、調度、計費模式以及清算方法等等,“如果將他們付給Teradata的投資成本算作1塊錢,最終這家快遞公司運用大數據分析方法,獲得了約80塊錢的回收利潤。”
類似跨行業數據變現的案例還體現在幫助大型銀行業進行社區銀行的選址、旅游行業的數據分析等等,不過辛兒倫認為,“數據變現在全球還是剛起步的階段,許多項目還處于雛形階段,但這些項目一旦驗證成功,它會向一對多或多對多的企業關系延伸,項目的范疇上會進行更大的拓廣。可以說未來10—30年將遠遠超越當前我們所能想象到的。”
縱觀公司的客戶名單,僅中國市場就覆蓋了政府公共服務、地鐵、交通運輸、航空、通信行業、銀行、保險、證券、物流、快遞行業、制造行業、汽車零售、電子商務等超過10個行業。
而尋找新的增長點也是辛兒倫和他的團隊經常思考的問題,“過去這幾年,我們在鐵路運輸、快遞、航空發展特別迅猛。在行業的擴展方面,需要擴展更多的領域和產業,類似醫療,也是我們一直以來非常關注的。”
“我們已經不再僅僅是結構化的數據分析、數據倉庫的提供商,已經是一個大數據分析解決方案的提供商。”辛兒倫認為Teradata所能服務的行業幾乎是無邊界的,“縱軸上講,只要你有數據,不管是什么結構,都可以做信息的挖掘和數據的分析。從橫軸上來講,我們的客戶是跨越多行業的延伸。”
隨著中國經濟體量的不斷膨脹,各個行業積累了龐大的數據資產,且增長速度極快。很多中國企業已經意識到這些數據的商業價值和用途,但在駕馭數據,有效整合和分析,進而轉換為信息價值以采取正確決策和行動的全過程中面臨挑戰。
“Teradata的核心競爭力是對信息的駕馭能力,對我們的客戶,我們提供良好的方法論、顧問、咨詢、產品、數據架構和成熟的建設經驗,并融合一些好的開源技術,持續為客戶創造價值。”辛兒倫告訴《英才》記者。
并購落地
連續16年蟬聯Gartner數據分析領域領導者象限榜首,奠定了Teradata在數據分析這一領域的領頭羊地位。
除了與中國客戶深厚的合作關系,強大的技術以及商業理念以外,頻繁的并購,實現數據分析生態系統的完善也是重要手段之一。
“Aster Data在當時被Gartner認為是全世界大數據供應商里的領導者。”辛兒倫對《英才》記者表示,“Aster Data在被Teradata集團總部收購后,第一時間就在中國落地。在過去三年半的時間,我們成立了專門負責在中國推廣和服務的Aster Data技術團隊,現在大中華區已經有幾十家客戶采用Aster技術。我要特別感謝我們的客戶。”
最近幾年,Teradata保持著強勁的并購勢頭。2014年公司收購了一家開源Hadoop部署咨詢公司——Think Big Analytics。該年還收購了Hadoop元數據管理工具提供商Revelytix以及SQL-on-Hadoop廠商Hadapt。
而2011年花費2.63億美元收購的非結構化數據處理工具軟件廠商Aster Data Systems,被認為是最具代表性的一筆。
這些收購讓Teradata在大數據經濟的快速轉型時代鞏固原有陣地的同時,通過自身的持續研發,結合并購帶來的新技術,有效地擴展了自己的市場半徑。
“Teradata中國市場的業務量和增速5年前已經超過日本,大中華區已經是美國以外最大的業務板塊。”辛兒倫說道。
定制經濟
“20世紀七八十年代以來,IT產業一直是小I大T,未來將是大I小T。”根據辛兒倫的判斷,過去二三十年的IT行業專注于Technology(技術)運用,以及技術研發的價值。但IT不僅僅是Technology,IT是兩個課題,是Information(信息)和Technology(技術)。
“未來30年,大I小T的時代來臨,政府、企業、企業的IT部門、IT供應商等,關注的主軸將會更多在Information這個課題,這將會是一個絕佳的機會,而且是一個最佳的發力時間點。”這對于大數據分析專家Teradata來說,未來想象空間巨大。
按照辛兒倫的理念,當前互聯網產業變革所誕生的優秀企業都可以拿這個邏輯來理解。“互聯網+傳統產業的邊界延伸更多的是駕馭信息的課題上,在信息變革和信息安全保障下產生多元化的商業模式、創新性的思維,而不只是技術的延伸。”
“同時,消費者的需求也產生自主式的革新,從注意力經濟轉化成為消費者意向經濟。”辛兒倫對《英才》記者稱。
IDC就預測到2018年大數據技術和服務市場復合年增長率將達到26.4%,規模達到415億美元,是整個IT市場增幅的6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