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還沒到家通過手機一鍵功能,家里的熱水壺開始燒水,空調開啟并調整房間溫度,到家一切剛好就緒。小區的景觀燈平常晚上7點準時開,今天天色較暗,燈在6點半自動打開,剛好滿足下班行人的需求。以前在電影里看到的各種高科技場景,如今正在一步一步地走進我們的生活。"
在8月18日上午舉行的2016智能家居&智能硬件&未來生活博覽會上,云智易CEO雷巧萍援引以上例子指出,真正的智能家居狀態應該是以用戶為中心,“不用參與,就明白需求”。而在這個產業鏈中,云智易將打造一個以企業為中心的開放式物聯平臺,助力傳統企業實現智能過渡。
以人為本 智能生活要“懂我”
在2016智能家居展上,一眼望去皆是智能。幾乎所有的參展商,開口閉口都是智能產品、智能體驗。家電企業,廚衛企業,凈水企業、空凈企業,甚至是保健電器企業,都不約而同都推出智能新品。有的是家電產品都從電器變成了網器,具有智能化控制和操作的功能;有的是通過智能家居戰略,實現了旗下家電產品的互聯互通。
在雷巧萍看來,智能生活的概念不僅是設備上的互通。而是通過設備連接獲取數據、進行有效地分析解讀,再通過轉換出來的數據實現智能調度,做到既節約成本,又不降低用戶體驗。也就是說,系統要建立其相應的學習模塊,實現“從輸入到感知,從預警到預測”,通過云智易的數據與運營平臺,可以采集設備歷史數據,進而通過平臺研發的開箱即用的學習模型,對歷史數據和你的習慣來判斷你的喜好,并反饋到設備不斷進行校正,讓你的設備更懂你。真正的智能家居是,“少讓我參與就懂我的需求”。
同時,智能生活不局限于家庭,而應體現在以人為起點,腳步所及的范圍內可能接觸到和感知到所有設備和物品,可以體現在小區內、商圈中,智能生活無處不在。
企業為本 智能系統“我做主”
智能家居正在撬動傳統廠商、設備商在商業模式上的變革。傳統廠商在過渡中會產生很多問題,比如花費時間,技術難關以及數據如何應用等都是非常大的挑戰。
“傳統企業自接入智能領域的時候,花費在技術上的時間和資金將超過他們預期的70%。”雷巧萍表示。這恰恰就需要物聯網運營平臺等技術應用。
云智易展臺上有很多產品,都是云智易基于自身成熟的云平臺,在背后協助廠商構建的屬于廠商的產品。每一家廠商的屬性會有差異。比如說GE照明,三雄極光,方太廚電、中集集團。云智易連接平臺為企業提供標準化物聯平臺,企業只要通過簡單的配置就能將設備連網,并且可以對接其他第三方平臺。可以幫助企業快速整合形成自己的體系,更好地和其他平臺體系平等合作,而不是形成體系之后就割裂,不再和別人合作。
雷巧萍認為,對于一個企業來說,其實可以跟很多企業進行合作,但無論跟誰合作都要以自己為中心,因為這可以整合更多成熟的技術輔助生態系統的完成。未來整個物聯網都會是一個去中心化的概念,云智易決心讓傳統企業擁有互聯網的力量,讓企業之間能夠更平等、更開放地進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