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中國軟件網舉辦的中國軟件渠道大會(中國軟件生態大會的前身),開啟了全國巡展。
三年前,浙江就啟動了云工程與云服務產業的培育,并指出各級政府要帶頭購買云服務。
近日,浙江省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發布《浙江省“企業上云”行動計劃(2017)》,該計劃旨在提高企業在新常態下的發展動能和競爭力,促進經濟轉型升級,加快推動“企業上云”,新增十萬企業上云,構成“云上浙江”。
6月27日,中國軟件生態大會華東巡展將從杭州開啟,本次大會匯集諸多云巨頭、軟件商以及渠道伙伴,共同為浙江企業“賦能云生態”。
說不清是緣分還是計劃,反正一切都相遇的剛剛好。
企業上云 勢在必行
“企業上云”將主要解決企業以下問題:一是降低企業的整體TCO,云服務模式下,彈性計算和軟件定義技術帶來的自動化和資源池化提供,開源技術成熟帶來的規模效應,使得按需購買以及靈活的商業模式成為可能,最終降低了TCO;二是提升了業務創新效率,相比以前可以有10倍以上的提升,云服務平臺使得企業的業務開發和部署更加敏捷,數據共享更加方便,數據分析更加精準;三是幫助企業享受產業生態帶來的機遇和利益,通過云服務提供商建立起來的產業鏈更加完善,企業可以借助云服務平臺獲得更豐富的合作渠道和更多的合作伙伴。
十萬企業上云遇難題
“十萬企業上云”背后隱含的邏輯是:云就是基礎設施,企業就像采購水和電一樣,去采購云服務。三年前,浙江就啟動了云工程與云服務產業的培育,并指出各級政府要帶頭購買云服務。政策的導向作用,讓地方政府、教育、醫療、金融機構、國企都開始考慮上云的方案,直接帶動大筆訂單。業內人士稱,云服務商在各地建設新的數據中心面臨的各方面阻力將會更小。“政策上出于安全考量,目前不允許國外云服務商在中國獨立運營,客觀上給國內的云服務商巨大的發展空間。”
但是萬事開頭難,打消企業上云的疑慮也需要一個過程。伴隨政策開放,小而專的云服務廠商不斷涌現,加之互聯網巨頭入局,企業和政府機構成為云計算廠商競相爭奪的對象。各家“自賣自夸”,甚至讓他們在面臨多樣化選擇時更加頭痛。
中國軟件生態大會來解燃眉之急
“十萬企業上云”計劃正面對選擇之痛,恰逢中國軟件生態大會攜國內最優秀的部分IT廠商巡展華東,頗有些久旱逢甘雨,他鄉遇故知的滋味!本屆中國軟件生態大會,覆蓋20+云巨頭生態主、500+企業服務產品提供商和1200+渠道伙伴,完美對接浙江的“十萬企業上云”計劃,雙方一拍即合,無縫對接。
中國軟件生態大會的華東巡展分為三站:杭州、南京、上海,本次隨行的IT廠商有百度、東軟、南大通用、用友云、華為、易快報、紛享銷客、神州云動、泛微、蓋雅工場、捷會易、科南軟件、瑞友信息等,除了這些廠商外還帶來了大量的成型的行業解決方案,為華東的企業“賦能云生態”,與華東渠道伙伴“公破云服務銷售難題”。
他們都在哪?
說了十萬企業,說了那么多云巨頭、那么多的企業服務產品提供商以及那么多渠道伙伴,他們都在哪里呢?答案是:在會場。屆時,云巨頭與軟件商會與當地渠道伙伴和企業交流如何“賦能云生態”,探討大數據與人工智能的新洞見,共商企業服務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