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18日下午,“大中關·微企業”CID產業金融夜話在海淀綠地中央廣場招商中心順利召開。
活動旨在鼓勵中小企業應對當下融資難的全新挑戰,接力政府及園區力量,共同應對投資寒冬。此次活動由京市海淀區金融服務辦公室指導,搜狐焦點產業新區聯合海淀綠地綠地中央廣場共同主辦,也得到了北京中關村海淀金融創新商會的大力支持。企業精英、專家學者以及媒體朋友匯聚一堂,共話企業投融,度過了一個充實而又輕松愉快的下午。
到場的嘉賓主要有北京市海淀區金融服務辦公室促進企業上市中心主任張國興、北京中關村海淀金融創新商會秘書長付強、中關村自主品牌創新發展協會理事長陳擁軍、京北金融高級研究員候少開、北京鼎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財務總監展煒、搜狐焦點產業新區總經理陳雪源、綠地京津事業部區域營銷總監劉濱、綠地京津事業部產業發展中心負責人王碩以及綠地京津事業部區域營銷副總監趙靜等。
以下為沙龍實錄:
“大中關·微企業”CID產業金融夜話活動現場
海淀區金融辦: 對癥支招 緩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
2014年,GDP增速持續放緩,實體經濟必須面對轉型陣痛。中小企業數量多、融資難,民間資本多、投資渠道少。企業如何能盡早走出困境,海淀區金融服務辦公室促進企業上市中心主任張國興為我們講解了海淀區對中小企業的扶持政策:海淀區在積極創建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以及國家科技金融創業中心,針對緩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的問題,海淀區今年出臺了“1+4+1”政策,分別是一個支持意見,四個支持辦法。總體而言,我想把融資分成三個方面,第一塊是直接融資,第二塊是債券融資的政策,第三塊是現在炒的比較火或大家關注比較多的互聯網金融的政策。
三個業態從海淀區里出臺了相關的支持政策,也搭建相關的投資對接平臺。如果說中小企業選擇考慮在北部發展,我們這邊有非常好的服務環境,包括初期的孵化、后期的產業化都有相應的服務和政策。 此外,以綠地集團為代表的產業園區的專業運營商都在探索搭建金融的平臺,為吸引企業達到軟實力。在園區這個平臺上,企業也可以充分得到借力。
搜狐焦點產業新區:探索搭建金融平臺,增加企業軟實力
在經濟發展步入新常態的背景下,企業營商環境亟待完善,其中金融環境好與否是最重要的一環,融資難,特別中小企業融資難并不是新鮮的話題,但是有新鮮的背景。在傳統金融不斷衍生創新應用的同時,連累互聯網金融風聲水起,眾籌融資廣泛傳播,學習、應用和駕馭這樣新的知識是企業家需要學習掌握和了解的。
同時,我們觀察到,以綠地集團為代表的產業園區的專業運營商都在探索搭建金融的平臺,為吸引企業達到軟實力。在園區這個平臺上,企業也可以充分得到借力。以企匯居俱樂部為依托,搜狐焦點產業新區還將聯合更多的園區,豐富園區和企業的生態圈。
綠地京津事業部:綠地進駐海淀 扎實做產業
綠地集團成立22年,也在隨著市場熱流進行轉型,從開發商向城市運營商以及服務商轉變,,從內開始改革,提出三大服務一大保障的平臺策略,樹立市場公認的商辦專家形象。
綠地2009年進入北京,已相繼開發16個項目。綠地此次進駐海淀也是看重海淀區的政策、人才以及未來的一個發展動力,因為海淀區作為中國的自主創新的示范區,起到領頭羊的作用,如果我們想把產業做的更扎實,更好,我們必須要進駐海淀區。
產業夜話:細說中小微企業融資難點 海淀北部區力出“組合拳“
【付強】:中小微企業在融資方面出現一些困難,這不是一個新鮮的經濟命題,我們的政府注意到這一問題,也做了大量的工作,隨著互聯網金融的發展,中小微企業融資手段是否有所創新?我們今天就這個話題請在座的各位嘉賓探討一下。
【張國興】:中關村知識產權金融服務體系,分幾個環節,包括知識產權的評估、擔保、貸款、基金,還有交易,叫評、擔、貸、基、易,我相信擁有自己知識產權的一些科技企業,到海淀來發展是有非常好的環境,我們實實在在政策在給予企業中介費用的補貼和貸款貼息方面的補貼,力度還是非常大的。
【陳擁軍】:其實中國的其實中國的金融市場發展到今天,量很大,交易很活躍,但是中小企業或者甚至大部分企業為什么覺得融資難呢?我們國內的情況是政府下了一堆文件,但整個社會的征信體系沒有建立起來。我們的銀行對企業的判斷基于報表,基于現場的實際考察,但是對于歷史這東西追溯不了。所有的銀行行長都想做中小企業,我們政府很努力,下了很多文件,我們的銀行業很努力,每個銀行都有中小企業貸款部,甚至規定了增加100個億貸款,中小企業必須放20個億,但是到最后100個億放出去90個億,那10個億就是中小企業放不出去,為什么?如果把10個億放出去出了不良,這個行長的烏紗帽,甚至法律責任是要追究的。所以在這個情況下大家可以想一想,為什么中小企業融資難,也就是信息不對稱。而信息不對稱責任在哪?還是在政府。因為大的社會信用體系的建立一定是政府的行為,別的人是做不了的。我的觀點講,融資難是現實的問題,我們解決融資難有一些技術性的手段,但是根上還是要把信用體系建立起來。
【侯少開】:互聯網金融不是洪水猛獸。互聯網金融1.0時代是通過自己的渠道的優勢,打破了傳統金融的時空分隔,讓效率更高,成本更低,價格更能風險,第二個大數據、云計算,通過數據來完成對傳統金融體系不能陽光普照的部分資產進行定價,進行交易,在這個過程中他發現了價格,讓這些稍微風險高一點的也可以給定價,可以交易,獲得高的收益,所以這層面上我們認為是有很大的優勢。
【王碩】:從產業地產角度來說,享受土地紅利和政策紅利之后,應該更多注重運營和商業模式,這是綠地考慮成立產業發展中心的緣由。我們今天為什么組織各位企業來到這么一個場合,我們來探討中小企業融合做融資,來探討從政策角度來說有什么需要改進的地方,也就是為了使我們的企業能夠得到實實在在的優惠。我們產業發展中心有幾大平臺,有資金平臺,有自己長期的銀行合作伙伴,包括我們自己的發展平臺,我們與全國中小企業合作發展促進中心是長期的戰略合作伙伴。我們在順義,包括在房山也跟區政府聯動,打造行政審批綠色通道,小微企業不光是融資難的問題,各方面的辦事效率也偏低。一方面行政審批手續略微繁雜,另外對企業來講,尋求專門的人員辦理稅務登記等事務,對于企業來說,這也是成本和負擔。我們通過整合能力與政府聯手為企業做這方面的服務,提高了企業的效率,也減輕了企業成本的支出。
【展煒】:我做財務15年了,從企業的創業到發展到成熟乃至走向衰落的過程當中,每個階段都伴隨著融資,這個融資是不變的話題,融資難的話題也是始終跟隨的。互聯網金融介入之后,我覺得可能這個思維定式需要打破。眾籌我前一段時間也關注了一下,我覺得在小微企業初創期的時候,股權融資和眾籌可能都可以做一些。利用中關村企業不缺創新特點的情況下,把我們的創意拿出來,在一個平臺上去展示,通過眾籌的辦法也能夠吸引一部分資金進入,同時再結合股權融資,我想在一個短暫的時期內應該能夠緩解資金壓力。總體從經濟發展的情況來看,從我個人判斷來說,在新常態下小微企業的機遇和風險是并存的,所以如何能夠渡過這個寒冬,就需要各位老板在利用過程中如何靈活的應用,通過股權、債權乃至于互聯網幾種結合,能夠達到一個破解的渠道和方式可以找到。
綠地京津事業部區域營銷副總監趙靜
綠地中央廣場項目品鑒
綠地中央廣場每棟樓都做了產業化布局,推出定制化服務,綠地平臺生態圈通過三大平臺一大保證建立起來給投資客戶以及自用型客戶、還有租賃型企業等等打造聯動各個多變市場形成共同共榮的平臺,真正打造成平臺商務圈。從幾十平米到上萬平米,大型知名企業,包括中小型企業,小微企業以及留學歸國創業的企業都提供很好的平臺,尤其海淀人才是比較重要的,靈活分割的辦公空間為高端的人才提供很好的培育作用,培育期我們做了很大的動作。
以互聯網為媒介,積極通過微信、APP的平臺實現商務配套服務的網絡化覆蓋,提供最接近使用者的本地生活服務,積極探尋智慧辦公新模式。不僅服務辦公8小時,同時針對的是辦公之余所有的休閑需求,使商務生活更加豐富的。
本次活動吸引百余家企業代表參與,現場企業對海淀區域政策、金融扶持力度產生極大興趣并展開熱烈討論。20余家外埠企業考慮將投資海淀北部,順應政府產業規劃,實現企業擴張布局。
活動的最后,主辦方為來賓準備了熱情的舞蹈、美味的晚宴和激動人心的幸運抽獎。在一派祥和的氣氛中,活動圓滿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