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這樣一個女子,每天總要傷感沉思,有沒有這樣的男子,為我奮不顧身而死。有沒有這樣的男子,房產證上只有我的名字,每天給我花不完的銀子……”
對于那些早些年趁花容貌美挑花眼的“女神”來說,黃金時段一過,最圓滿的結局不外呼“暖男”接盤。以上這首風靡網絡的“接盤俠之歌”除了道出“女神”心聲,其實也暗合眼下房地產的心態。
資金鏈斷裂,老板跑路的消息伴隨著銀根收緊和反腐大棒的揮舞,只增不減。曾經坐擁核心地段,風光一時的樓盤奈不住樓市寒冬,或被拋棄,或被抵債,終成“爛尾”。
一座座爛尾樓似乎就是地產黃金十年褪色后裸泳者們的縮影,盛世過后都是一個個心有余而力未逮的悲劇故事。
然而就像那個風靡一時的段子,如果都做那個為爭車位甩人一百塊收一千的主,藍海瞬間變紅海,好比住宅市場。也有人轉念一想做上開豪車收一百塊的生意,這好比產業地產,養老地產。但真正使用互聯網思維的還不能止步一百塊的生意,出租豪車的生意段子里沒提,但是早有人做起來了。而其對應在房地產的,就是拾掇那些被人拋棄的爛尾樓,包裝包裝,“爛尾”華麗轉身“燕尾”。
重新打造一個樓盤,好比重新接盤一位“女神”,不用生只用養,不開發只運營,“輕資產”才是產業地產的“暖男”標簽。只要能把“女神”梳洗打扮好,當她重新面世的時候,只要姿色氣場足夠撼動全場,誰管她過往。而“暖男”在“女神”品牌效應下,誰說不能奮發圖強變身高富帥。
眼下,產業地產行業就涌現出幾家“暖男”模樣的“接盤俠”,搜狐焦點產業新區整理發現,這些“接盤俠”各有特色各具千秋。如,寶藍就是最專一的“接盤俠”,你讓他變“高富帥”也不干。清控科創則是醫術精湛的“接盤俠”,過手作品名聲都不小。尚8是最有情懷的“接盤俠”,每一個作品背后都有一段美好回憶。五洲國際則是一個剛剛上路的“接盤俠”,正抱著拯救世界的心奔向市場廣闊的三四線城市。
最專業的“接盤俠”——寶藍股份
2001年成立于北京的寶藍物業服務股份有限公司目前在京擁有20余處共計約50萬平方米的物業。其代表作有:益園文化創意產業基地、中關村互聯網金融產業園兩個產業園,以及熙錦大廈、金園國際電子城大廈、世紀大廈等19座寫字樓,以及天禧廣場。
寶藍股份董事長凡學兵對其業務的定義是:“我們做的是產品經營,包括代銷、經銷兩部分,我們將整個商用物業項目拿過來,進行改造、招商、經營和管理,做的是運營這一端。”1992年,凡學兵利用中關村一處36平米的空地蓋房、出租,成功賺到8萬元差價并由此開啟“接盤俠”歷程。1997年凡學兵發現這個機會,當時北京的物業運營存量將近2000萬平米,按每年每平米租金1萬元計算,市場規模高達2000億元左右,堪稱大藍海。
寶藍股份此前將資源定位于國有企業,項目位置較好,大都在北京三環路以內,此后擴到四環內。“雖然也有一些開發商剩下的、經營不善的物業,但這些資源對所有競爭對手而言,都比較容易做,因為門檻比較低,只要搶到好的資源,等著收獲就好了。”隨后,寶藍遇到了資源的瓶頸。緊靠單一的租金來源,利潤固然豐厚,但單一的盈利模式也意味著風險。一旦市場下滑,那么公司則無其他業務抵抗風險。
租金收入30%,投資收益和服務收益占到50%-60%,這是寶藍豐富盈利渠道的多元化策略。寶藍的投資孵化已經漸次展開,其孵化器也已建成。目前寶藍正與包括騰 訊、百度在內的一些專業的公司或機構合作開展創業孵化業務,意在減少經營風險,并較快獲得效果。
而寶藍卡則實現了增值服務的功能,同時也是維系和打通寶藍旗下所運營物業的一種方式。以其旗下運營園區益園為例,服務規模兩萬五千人左右,其中一半人會辦寶藍卡,卡是免費辦的,卡里還無償贈送50元錢。持卡可在到益園的各個商家消費和充值,并進行積分累計。而員工消費的積分同時還會積累到員工所在企業的賬戶上,寶藍會以此減免企業的部分房租。
醫術精湛的“接盤俠”——清控科創
同樣出身清華控股的清控科創在2010年正式成立起,就做著與啟迪控股不甚相同的事。清控科創控給自己的定位是一家以科技創新服務為主營業務的科技服務提供商和科技園區建設運營商,公司目前管理資產逾200億元人民幣。旗下18個園區項目,6個自持,其余均為“代管”,產業地產的“新秀”清控科創完全走在“輕資產”的路上。
2007年,“探索搭建科技園區創新服務體系,發展戰略由提供空間載體向提供科技創新服務轉型升級”標志著清控科創走上了“接盤俠”的路。清控科創的合作伙伴目前覆蓋全國五十余個城市和地區。清控科創的模式還不同于專業“接盤俠”寶藍:清控科創以統一的科創慧谷園區品牌,采取開發建設、委托運營、服務輸出等多種靈活的合作模式,建立覆蓋全國的園區載體網絡。目前其運營的中關村創業大街、厚德創新谷、Binggo Café和中關村科創硅谷孵化器等名聲不小,其中,中關村創業大街更是在今夏引爆一陣創業和孵化的熱潮。而在操作模式上,清控科創依舊不自持,創業大街的產權目前歸屬于海淀置業。在確定創業主題之后,清控科創和海淀置業合作成立一家新的公司對大街進行日常運營管理。而在“接盤”之前,這條輝煌一時的圖書一條街正面臨電商入侵后的沒落。如今的海淀圖書城,早在“換血”之后,處處充斥著創新和創業的味道。
在“接盤”的過程中,如果說寶藍依仗的是其23年物業運營經驗,那么“新秀”清控科創利用則是資源整合思維。
讓一條即將被遺忘的街道轉身到世界矚目,清控科創用了不到一年時間。如果拿創業大街作為其接盤代表作,醫術著實精湛。
最具情懷的“接盤俠”——尚8
坐落在老廠房里的尚8文化集團,可謂是“接盤俠”里最具情懷的。
“一個城市的發展與文明,建筑往往是最能夠完整依托與承載的媒介,當歲月荏苒之時,這些陪伴著我們的老房子,紅磚綠藤,附著了一代人的青春記憶、時代故事。當九七年,我有機會將閑置的老廠房改造利用,為搞藝術的朋友們提供工作室的時候,我正有種時下流行的“穿越”之感。這些房子,連接著我父輩們的往昔榮光,連接著我童年小伙伴兒生龍活虎的嬉戲片段,更連接著與我志同道合的文藝哥們兒們的青澀夢想。”這是尚8文化集團CEO薛運達的想法。
從老房子中汲取新能量,用“文化創意”革“生活方式”的命,這是“接盤俠”的改造理念。
自1997年起,歷經十八年積淀,如今尚8已在京打造十個項目,如:尚8國際廣告園、尚8里新媒體園、尚8人文創意產業園、營8號國際文創基地、藝術8——中歐藝文之家、尚8設計家、尚8西城區設計園、尚8東區孵化園、尚8國際藝術區等城市地標型項目,總經營面積達25萬平方米,服務于500家國內外文創企業,經營規模近200余億元,上繳稅收15億元。未來3-5年,尚8還計劃在全國范圍內建設20個品牌園區,陸續投入30個億進行項目拓展,達到200萬平方米體量,服務于5000家文創企業,產值規模可達600億元,上繳稅收40億元。
尚8運營的文創產業園類似北京知名的798,但798是自發形成的。文創產業園要進行品牌經營,往往前期比較艱苦,后期招商引資也不易。目前,國內2000多家文創產業園近90%處于虧損。那么,尚8是怎么做的呢?“我們的總體方向是連鎖發展,把品牌和規模塑造起來,資源更有利于企業的長久發展。一方面,尚8需要發展空間,有市場,有資源才能走得更好,不陷入停滯的狀態;另一方面,每一個園區都在不斷升級,經歷初期孵化、穩定發展、提升換血的過程,讓更優秀的企業進駐園區。”這是其創始人余博的觀點。
位于四惠橋東南角的“尚8設計+產業園”是尚8的得以之作。它就是在北京元件九廠的基礎上進行改造的,體量約15000平方米。元件九廠原有格局錯落有致,有工廠廠房、技師學校、宿舍樓、也有大院落。應和北京“設計之都”定位,改造后的整個園區主打庭院式的辦公環境,專門關注設計人群。
專治老舊廠房的尚8目前也接盤了北京影響力較大一個改造項目——首鋼石景山舊廠房。未來,改造后的首鋼舊廠能帶著什么樣的記憶和情懷入市,拭目以待。
剛剛上路的“接盤俠”——五洲國際
五洲國際對自己的定位是中國前三大物流產業園發展運營商,及長三角地區前三大綜合體開發運營商。自2004年起,五洲國際就在無錫開始開發運營商貿物流產業園和城市綜合體項目。截至2013年底,集團業務已遍布中國華東、華北、東北、西南、華中和中原地區10大省/直轄市的21個城市,累計已開發項目34個,總建筑面積超1000萬平方米。其中,18個為商貿物流產業園,16個則為多功能商業綜合體。
五洲國際集團董事長舒策城認為五洲國際最大的特點是招商和運營能力很強,客戶資源豐富。
8萬客戶,10年培養,這位“接盤俠”最不缺的就是“嫁妝”。
而“像淘寶一樣,做線下商貿平臺。”是五洲國際的最新目標。聯手普洛斯、平安銀行,打通物流環節和融資接口,正是對其貿易平臺的一次“升級”。
明明是“高富帥”,有能力開發建設為什么要自持?要轉型“接盤手”?舒策城一語道破“高富帥的苦衷”:“以銷售為主的運營模式在前段時間房地產很熱的時候可能還有市場,但是現在開發業務已經萎縮,利潤空間越來越小了,所以只有幾家比較大的企業會繼續做下去。以前沒錢只能多蓋房子,后期等大家資金雄厚一點,會持有得越來越多,像我們每年持有的項目比重都在增加。 ”五洲國際除自己開發建設外還在嘗試管理輸出,把一些目前管理經營不善的爛尾商貿城重新盤活,尤其是三四線。
如果說前三位“接盤俠”自有特色,那么五洲國際野心最大,大概既想當“暖男”還要做“高富帥”,開發自持兩不誤。
當然,只要是藍海,進來的人多了總會變紅海。好在,“接盤俠”的生意不是誰想做都能做得成。“暖男”的耐心和細心正是目前產業地產里那些開發大戶的“短板”,一旦產業地產里的“高富帥”都潛心專研“接盤”了,那么停車位的段子大概又會增加新的生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