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觀察報》記者 侯明輝
水資源管理作為可口可樂可持續發展的核心戰略之一,其目標是2020年之前在全球范圍內實現經營活動中的“水平衡”
最近微信上熱傳著兩個有關可口可樂的視頻,一個是可口可樂在迪拜制作了一款可以用瓶蓋當硬幣的電話亭裝置,這些電話亭被擺放在外來務工人員集中的區域,工人們只要投入一個可口可樂瓶蓋就可以免費使用三分鐘的國際通話時長。另一個是可口可樂在孟加拉首都達卡打造了一款乒乓球游戲機,想玩游戲的人并不需要購買游戲幣或其他裝備,只需投入可口可樂飲料瓶即可。
這兩個視頻被廣告營銷類和社會責任類網站大量轉載。很明顯,在視頻內容中,可口可樂不僅詮釋了什么是“善因營銷”,而且展示了負責任的企業形象。一個關注弱勢群體、提倡資源回收利用的公司怎能不受到消費者歡迎呢?何況還是以如此富有創意的方式。
但是,如果你由此認為,扶貧和廢品回收是可口可樂應該承擔的主要社會責任,那么就大錯特錯了。實際上,作為全球最大的飲料公司,如何管理水資源才是可口可樂的首要責任。水是所有飲料產品的主要成分,這意味著每一瓶可口可樂的誕生都與水資源的消耗緊密相聯,因此,如何在產品生產和資源保護之間找到平衡才是可口可樂履行社會責任的關鍵問題。
愿景:消耗=返還
讓生產飲用水或飲料的企業保護水資源,矛盾顯而易見,可口可樂也曾因此在非洲一些貧困地區遭遇“搶奪水資源”的質疑。那么,用水大戶們是不是就沒有辦法保護水資源呢?
可口可樂提出了“水平衡”戰略目標:2020年之前,通過全面管理和項目投入,在全球范圍內將等量于最終產品所消耗的水資源回饋于大自然和社區。簡單來說,就是生產消耗了多少水,可口可樂將向水源系統返還多少水。可口可樂大中華區可持續發展副總裁張華瑩不止一次表示,在環境方面,可口可樂是第一家宣布以“水平衡”為目標的公司。
這一愿景的提出,要求可口可樂不僅在自身的生產運營環節不斷完善水資源管理體系,而且要能夠“創造”出水資源。為此,在傳統的提升水資源利用率、減少凈水使用量等措施基礎上,可口可樂制定了一系列社區水資源回饋項目,旨在將原本未利用或利用率不足的水資源保留下來,通過適當的技術,最終安全返還給社區使用。常見的項目如增加社區水源供給、水源地保護、雨水洪水利用、節水灌溉等。
為了確保項目的方向與成效,可口可樂建立了項目操作規范。首先,確定項目選擇原則,確保項目能夠真正有益于社區和能夠促進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然后,在分析當地具體情況的基礎上確定項目主題,比如水與農業、水與健康、水與婦女發展、水與城市化等等。其次,為了使項目能夠發揮最大影響,可口可樂在所有項目中都嵌入了水資源教育與意識提升模塊。
水源地:評估+保護
可口可樂在中國的生產運營覆蓋了全國絕大部分省份和幾大主要流域,無論是對自身業務還是當地社區而言,保護水源地都意義重大,而水源地也一直是水企爭執的焦點。
可口可樂對水源地實施兩項措施:水源風險評估和水源地保護。
水源風險評估是可口可樂對系統內所有裝瓶廠提出的要求,即對所在社區的水資源風險因素進行全面調查,包括對當地水資源可持續性的技術評估,明確當地水體區域范圍及對當地水資源供應與水質造成威脅的風險因素,了解當地水資源需求與水資源管理現狀,明確可口可樂對當地社區的水資源供應與水質的影響。最終要在有嚴格資質的水源專家(如當地的環科院、水利研究院、環境咨詢機構等)的指導下編制水源風險評估報告。
水源地保護計劃是在完成水源風險評估之后,各裝瓶廠需要針對在水源風險評估中發現的各項風險,制定明確的時間表和行動計劃,通過與當地政府、水資源管理部門及民間組織開展多樣化的合作來推進對當地水資源的保護。2012年底,可口可樂所有在華裝瓶廠和戰略合作代加工廠均已完成了這兩項計劃。對于新建工廠,可口可樂要求在選址和環評過程中完成水源風險評估,在新廠正常運營一年內完成水源地保護計劃。
以可口可樂在四川的實踐為例。通過與世界自然基金會合作,可口可樂在長江上流地區開展了水源地保護工作,其中包括成都水源綜合保護、泥巴山水源涵養造林、若爾蓋高原濕地保護。這一項目保護了超過30萬公頃的森林與濕地及其所涵養的水源。
生產:技術投入-用水量
不同企業對公共水資源應該承擔的責任可能有所區別,但是提升水資源利用率是所有企業在生產經營中共同的做法,可口可樂自然也不例外。
在內部水資源管理中,可口可樂為“提高水資源利用率”和“水資源循環利用”這兩項工作確立了量化目標,水資源利用率以2004年為基礎,到2020年提高20%;2020年可口可樂所排放的廢水100%符合當地標準及可口可樂公司的標準。
廢水的利用措施與大多數企業相同,都是將廢水盡可能使用在地面清潔、機器冷卻、廠區綠化等方面。在提升水資源利用率方面,技術革新發揮了更大作用。在對生產環節進行調查分析后,可口可樂以灌裝環節為突破口,革新了灌裝清洗技術和設備,以離子化的空氣代替水進行灌裝前包裝的清潔,這大大降低了水的使用量。
除此之外,可口可樂也有意識地拓展在污水處理與再利用方面的內外部合作,比如要求每個工廠將處理后達標的中水和循環水,除了自己使用外,也可以供應給有類似需求的外部單位,典型的例子是鄭州太古可口可樂飲料有限公司與當地政府部門合作啟動的“中水利用于高新區綠化”項目。在這個項目中,可口可樂投資建設中水深度凈化系統,政府出資鋪設中水市政管道,每年可口可樂提供20萬噸中水用于鄭州高新區的綠化。項目在2011年3月22日已經正式供水。按照工業用水使用價格每噸3.05元計算,每年這20萬噸水的價格是61萬元,而可口可樂使用的中水設備花費為18萬元,從企業角度看,僅水費開支一項,每年就能為社會創造43萬元的結余。
(責揚天下管理顧問有限公司對本文提供了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