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觀察報》評論員 謝昱航
法治建設是一個社會全員參與的系統工程。作為最重要的市場經濟主體,企業可以從法治水平提高中獲得巨大紅利,但法治的推進,企業本身是重要動力源,企業積極參與和推動法治建設,是法治文明不斷進步的重要因素。
法律運行是由立法、執法、司法、守法組成的有機系統。守法是法律運行的最終落實環節,也是檢驗法律運行效果的具有終極性的指標。法律運行所追求的結果,是要實現全民守法的秩序。如果絕大多數人都自覺守法,法律運行的有些環節就可以少存在甚至不存在,法律運行的成本就很低,所以說,守法是實現良好社會秩序最有效也是成本最低的手段。
企業是重要的守法主體。市場經濟秩序是一個個企業微觀行為的整體集合。企業無視法律法規,合謀壟斷、欺行霸市、制假賣劣、偷稅漏稅、走私騙匯、商業欺詐……市場就會烏煙瘴氣、混亂不堪。雖然,市場秩序混亂有政府監管不到位等多方面的原因,但企業不遵章守法是一大根源。一些企業的財富倫理觀沒有擺正,見利忘義以至以身試法,市場秩序乃至社會風氣就在一個個不法行為中被破壞。
其實,企業應該認識到,守法經營是對自身的最有效的保護。只有法律得到充分遵守,競爭秩序規范有序,企業才能安全、高效地發展。如果企業都只為一時一己之利而踐踏法律,那么,整個市場就會陷入公地悲劇,其結果是哪一個企業都得不到好的發展。企業依法產生、依法管理、依法經營、依法獲利,會撐起法治的一片蔚藍天空。
法律在規定企業的義務時,也賦予其權利。義務和權利是不可分割的硬幣兩面。企業充分享受自己的權利,同樣是法治的重要內容。談到守法時,可能很多人突出了義務的履行而忽略了權利的享受,其實,就對法治的意義而言,行使權利的重要性一點也不比履行義務的重要性差。因為,不積極、勇敢地主張自己的權利,則意味著對他人侵權違法行為的縱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