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niture

一区二区三区乱码国产在线_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_日韩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_日韩欧美中文字幕一字不卡

創新英雄出一線

2015-02-03 11:20

——記全國 “時代楷模”李超

        企業觀察報通訊員  周軍 孫濤 吳崢

  今年45歲的李超是鞍鋼股份公司的一線職工,他主導完成的“冷軋機乳液分區自動吹掃裝置的研發和應用項目”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李超也成為2014年唯一獲此獎項的一線產業工人,亦是鞍鋼歷史上首位獲此獎項的技術工人。

李超正協調檢修工作 張明杰 / 攝

  作為一位由普通工人成長起來的鞍鋼創新楷模,李超先后解決生產難題230多項,59項成果獲廠和鞍鋼以上獎勵,獲國家發明專利5項、專有技術4項,國際發明金獎一項。同時,他創造經濟效益1.3億元以上,先后榮獲遼寧省五一勞動獎章、鞍山市勞動模范等20多項榮譽稱號。2015年1月,中共中央宣傳部授予李超“時代楷模”榮譽稱號。

  勤于鉆研 矢志創新

  1989年,因成績優異,分配到鞍鋼冷軋廠檢修車間做鉗工的李超,因個子小、娃娃臉,并未引起班長的注意,難得的一次外出學習機會也沒讓他去。在短暫的挫敗感之后,李超決心苦練技能,干出個樣兒來。

  在一次冷軋廠新增翻鋼機運輸鏈的安裝工程中,李超運用所學知識,把“活長”們都看不懂的十幾張蓋板圖樣畫在一張總裝配圖上,被臨時授權為現場“總指揮”,并出色的完成了任務。這讓他堅信,一個人是不是被人尊重,關鍵在于自己能不能為企業、為社會做出貢獻。

  1998年,鞍鋼冷軋鹽酸洗活套段因活套車和擺動門經常發生事故,嚴重影響了生產和效益。剛被調任為點檢員的李超提前結束婚假,返回廠里沒日沒夜的處理事故。李超隨后反思,點檢工作是應該救火還是根治?于是,他萌生了改進這個設備的念頭。他每天盯住活套車尋找故障根源,測取了1000多個數據,最后確定改進方案,并在半個月后,全憑手工畫出了30多張圖紙。

  鞍鋼冷軋廠專門召開專家論證會,決定按李超的方案和圖紙對活套車進行改造,并指定由李超擔任技術總監,這次改造非常成功。次年,活套段全年設備事故只有半個小時,原來制約生產的大難題,成為帶動生產的助推劑,全年冷軋廠不僅用一條線完成兩條線的產量,還遠遠超產。

  創新能換來生產穩定順行,創新能為企業帶來真金白銀,這給李超的職業生涯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他從中確立了這樣一個理念:相同的事故只要重復出現兩次以上,必須徹底根治,決不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這一理念一直堅持到16年后的今天,并成為冷軋廠點檢工作的準則。

  敢于擔當 忠誠企業

  隨著鞍鋼冷軋廠由原來的一條生產線變成兩條、六條、十條,產品由普通的冷軋板變為高附加值的汽車板、家電板。李超也以火熱的創新激情和累累的創新成果書寫著對企業的忠誠。

  2004年鞍鋼決定在冷軋2號線新建一條清洗機組,李超被任命為工程組設備負責人。

  當時,清洗機組的設備和工藝在鞍鋼是空白,為弄清工作流程,李超邊學邊做。從技術談判,到設備招標制造,每個關鍵點他都精益求精。

  設備安裝時,李超積極與外方專家配合。有時李超直接把問題優化方案寫在紙上,畫在圖上,后來新日鐵公司來人到鞍鋼檢查時指著他們的專家開玩笑地說:“他上次為完成韓國的項目忙得團團轉,在這里他是最悠閑的一次,回去得少發他獎金了。”

  李超忠誠的職業態度貫穿在他職業生涯的每一個點上,走出國門顯得更為突出。

  2006年,鞍鋼股份決定建設冷軋4號生產線,廠里派他與同事赴日本,在新日鐵設計研究院進行為期10天的設計審查修改并簽訂意向書。清洗機組這部分的技術問題由李超把關并擔任主談。

  為此,李超和他的團隊把由新日鐵設計的鞍鋼冷軋2號線清洗機組在運行中暴露出的60多處技術缺陷全部整理出來,并在談判過程中對設計缺陷提出了中肯的修改和完善意見。經過據理力爭,使日方人員接受了修改意見。時至今日,4號線清洗機組仍穩定運行,以前2號線清洗機組存在的問題在4號線基本上得到杜絕。

  百折不回 破解難題

  “把產品做到極致”是李超追求的目標。大家說:“在李超那里只有正在進行的攻關項目,沒有完不成的攻關項目。只要有李超在,我們心里就有底。”

  2006年,鞍鋼冷軋帶鋼軋制運行速度提升至每分鐘1250米,需要用乳液來給軋輥和鋼板潤滑降溫。為了不讓乳液殘留在鋼板上形成銹蝕,在軋機出口處,要進行乳液吹掃。而當時鞍鋼乳液殘留導致的殘次品率一度高達8%,嚴重影響了產品質量和企業效益。

  為解決這一難題,李超帶領大家堅守在現場進行勘察、測量、分析,每當遇到乳液殘留時,他們就鉆到狹窄的滿是油污的軋機機架內查看,形成缺陷記錄,測試風動軌跡。通過查閱了大量的技術資料,并對國內外各大企業的乳液吹掃技術進行了系統的對比研究。

  “眾里尋她千百度”之后的“驀然回首”,李超和他的團隊在設計理念上取得了顛覆性的突破,研發了五項支撐技術。

  2006年12月,乳液清掃的“鞍鋼模式”在2號線聯合機組正式投入使用,運行平穩可靠,當年就創造效益337.30萬元。截至2012年,累計創造經濟效益4571.38萬元。于2009年、2012年分別獲得國家發明專利、第七屆國際發明展覽會金獎。在201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國棟評價稱:它是鞍鋼冷軋生產線的一項重要的創新發明,具有里程碑意義。

  學無止境 團隊創新

  李超超強的創新能力從哪里來?答案是他擁有持久的學習熱情。

  1989年開始,他用時8年從業余高中補習班學起直到鞍鋼工學院本科畢業。由于學習的課程和在校大學生一樣,他只能用下班后的業余時間來學習,每天下班后就急急忙忙趕往學校,經常連飯都吃不上。

  李超學習的法寶是“勤干、勤問、勤走”。班里無論誰出去干活兒他都跟著,心里琢磨著要是我該怎么干。每次檢修作業,他都把學到和看到的檢修辦法、處理手段記在本子上,積累經驗。入廠僅兩年,李超就被提拔成為副班長。當年21歲的他,是全廠最年輕的副班長。1997年,在鞍鋼和市舉行的青工技能大賽上,他分別獲得技術能手稱號;1998年,一舉奪得技術狀元桂冠;1999年,被廠評定為廠級專家;2001年,被評為公司級技術專家。

  李超以忠誠的職業態度和精湛的職業技能為生產一線普通員工打開了創新問號,樹起了一面卓越的旗幟。

  每當遇到技術難題,李超總能快速組織起跨產線、跨區域的創新團隊,聯盟攻關,提高了創新的效率和威力。

  2001年,由于工作需要,李超被調往冷軋2號線。冷軋2號線是鞍鋼“九五”改造的重點工程之一。當時,各機組正處于調試期和磨合期,重卷機組設備狀態極不穩定。李超和點檢長沈從文及車間、廠相關技術人員,又形成了一支攻關團隊。他們從解決重卷機組問題開始進行全線優化。2003年,冷軋2號線設備完善性改造獲得鞍鋼合理化建議和技術改進一等獎。

  今年1月17日,鞍鋼集團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張廣寧專程來到鞍鋼股份冷軋廠冷軋4號線,看望了李超及其創新團隊并為李超創新工作室揭牌。在隨后的座談中,張廣寧強調,要將李超愛崗敬業、立志為企業創新創效的精神發揚光大,用千千萬萬個李超式員工來弘揚“鞍鋼憲法”精神,助推全面打勝扭虧增效攻堅戰,戰勝當前鋼鐵寒冬的嚴峻挑戰,堅決打勝扭虧增效、轉型升級“兩大戰役”,爭當中國鋼鐵行業的“排頭兵”。

消息來源:企業觀察報
主站蜘蛛池模板: 祁连县| 巩义市| 米林县| 德昌县| 吉安县| 常宁市| 郸城县| 唐河县| 湟源县| 大石桥市| 突泉县| 龙胜| 长阳| 正蓝旗| 宁强县| 丽水市| 昆山市| 玉树县| 扬州市| 邵东县| 洪洞县| 宁明县| 嘉义县| 伊春市| 平顶山市| 布尔津县| 铜鼓县| 蒲城县| 红河县| 麦盖提县| 静安区| 枣强县| 阿瓦提县| 固原市| 杭州市| 驻马店市| 花莲市| 临夏县| 淮阳县| 广德县| 陇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