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觀察報記者 侯明輝
企業無論有多么先進的環境經營理念,抑或嚴格的環境管理體系,最終都需要通過員工去體現和實施。所以在環境管理中,沒有比人更為重要的因素了
“第五次環境行動計劃涵蓋22個項目,截至目前19項達標,有3項還沒有完成。”身為東芝中國的環境部部長,高松浩司清晰地盤點著東芝集團的環境行動計劃。
高松浩司和他的團隊一方面需要向集團總部及時反饋中國的環境政策變化;另一方面負責將總部的環境經營戰略傳達給中國區的各個法人,并協助他們完成環境績效。
始于2012年的第五次環境行動計劃將于2015年正式收官,實現以“四個綠色”為載體的經營目標是東芝中國環境部這一年的工作重點。與以往不同的是,東芝在第五次環境行動計劃新設了“環保風尚帶頭人”的活動。
讓環保成為全員風尚
就像在其他管理領域一樣,企業無論有多么先進的經營理念,抑或嚴格的管理體系,最終都需要通過員工去體現和實施。在推進環境經營,履行環保責任方面,東芝深諳此理,沒有比人更為重要的因素了。
環保風尚帶頭人是東芝在環境教育中新推出的活動,這項活動并不局限于東芝集團的環境部門,而是通過對具有較高環境意識的員工進行認定,使其參與公司內的環境活動策劃,提高全體員工的環境意識。
從“風尚”的字面意思可以看出,東芝是希望在全員中形成注重環保的風氣,鼓勵員工參與環保實踐。“原則上參與環保實踐活動的員工都可以被稱為風尚帶頭人。”具體而言,在東芝內部環保風尚帶頭人是指環境負責人、通過環保考試的員工、具有ISO14001審核員或東芝環境監查員等類資格的員工。
成為環保風尚帶頭人的員工并沒有任何特殊的權利和義務,但是可以牽頭組織公司的各種環境活動。東芝對環保考試合格者會給予獎勵。2013年東芝計劃培養400人,實際有443人獲得了認定。相比東芝在全球擁有的20萬員工,要讓環保成為全員風尚,這些數字還太小。東芝正試圖通過“全球環境行動”等其他活動壯大這一群體。
2014年7月,東芝啟動名為“東芝環境塾”的環境培訓計劃,力圖培養年輕的環境骨干,充實環保人才。因此,環境塾的培養對象是年輕職員,希望通過集團內部人才交流和外部講師授課的方式產生新活力。“預定于2015年3月向環境負責官員進行項目匯報,其內容將作為改善措施反映到下一年度東芝集團的環境管理中。”
構建三級環境教育體系
如果說上述兩項計劃只是提倡員工參與,沒有強制性,那么面向全員的環境教育則完全不同。在東芝集團,環境教育被分為三個體系:全員教育、ISO14001教育、專業領域教育。
全員教育毎年都會進行,由總公司對每年的環境相關信息進行匯總,并以問答形式進行培訓,培訓周期為1個月,是強制參加模式,并將一直跟蹤到培訓結束。新員工入職和相關崗位的管理人員都必須參加這項教育。
ISO14001教育是指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相關的教育培訓。這項教育不在東芝公司內部進行,而是由東芝集團所屬的“東芝環境問題解決方案有限公司”實施或在社會上的認證機構接受培訓,針對的是公司ISO內部審核員。環境監查員教育是東芝一直實施的一項制度,獲得認定的監查員有義務參加每年一次的環境監查,并提交監查報告。因此,其培訓流程也相對嚴格,需要通過集中教育、實地研修、輔助監查、提交監查報告等環節。
專業領域教育則是針對環保設計部門、技術監查員等專業人員進行的。東芝相關負責人介紹,“我們在中國每半年會面向實際從事環境工作的員工舉行一次培訓,內容為監查標準、節能技術、設施功能理解等,用1天的時間進行”。
普遍的提倡和專業的教育并不是截然分開的。東芝解釋稱,原則上凡是致力于環境保護的員工都可以成為環保風尚帶頭人,其中的骨干和年輕職員將有機會進入環境塾中學習,而只有通過了東芝的環境監查員考試才能成為環境監查員候補或正式的環境監察員。環境監查員由具有集團長、課長、參事等資格和職務的人員擔任;環境監查員候補由主任、主管等擔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