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niture

一区二区三区乱码国产在线_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_日韩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_日韩欧美中文字幕一字不卡

“中國制造2025” 引爆中國智造革命?

2015-03-17 14:32

 《企業觀察報》記者 武詩

  瞄準轉型升級主攻方向 加速互聯網和傳統工業融合

  2015年3月,在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中國從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轉變三步走戰略的第一個路線圖—— “中國制造2025” 浮出水面,中國智造成為其中的亮點。在當下一觸即發的新一輪全球工業革命下,“中國制造2025”將引領中國制造這一經濟發展的火車頭走向怎樣的未來?中國企業在這一過程中如何轉身跟上中國智造革命的步伐?這成為兩會代表委員,尤其是企業家們關注的焦點。

  智造,正成為中國這一制造業大國時下的熱詞。

  李克強總理在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做政府工作報告時提出,制造業是我們的優勢產業,要實施“中國制造2025”,堅持創新驅動、智能轉型、強化基礎、綠色發展,加快從制造大國轉向制造強國。

  總理口中的“中國制造2025”,工信部部長苗圩對外表示,規劃已經制定,正在等待國務院審批。它將是中國從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轉變三步走戰略的第一個十年行動綱領也是一個路線圖。

  智能制造成為這一路線圖中的最亮點。用苗圩的話說就是“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中,各國都在研究如何搶占新一輪發展的制高點。中國潛在的制高點是互聯網和傳統工業行業的融合,智能制造是較好的切入點和當前的主攻方向。”

  據悉,早在2013年4月,制造業強國德國在漢諾威工業博覽會期間已拋出“工業4.0”戰略規劃,作為其未來工業發展的藍圖。近來,美國也提出先進制造業計劃,而英國提出了工業2050戰略。

  在一觸即發的新一輪全球工業革命下,“中國制造2025”將引領中國制造這一經濟發展的火車頭走向怎樣的未來?中國企業在這一過程中如何轉身才能跟上中國智造革命的步伐?

  轉型契機

  “中國制造業傳統的成本優勢不再,但在互聯網領域與國際先進水平差距卻并不明顯。”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信息化研究中心副主任肖擁軍告訴企業觀察報記者,“是‘中國制造2025’提出的大背景。”

  據他介紹,從本世紀初的第一次全球產業分工開始,隨著我國制造業的全面發展,我國在土地、人口等方面紅利使我國成為“世界工廠”。然而2010年開始,盡管我國制造業產出占到了全球的19.8%,但是受勞動力成本上升、土地資源稀缺以及原材料成本上升等因素影響,我國的資源成本與勞動力優勢不再;而東南亞國家,例如越南、泰國等地,人力成本的比較優勢逐漸顯現。上述因素導致近幾年我國很多地方的制造企業衰落。因此,目前的中國制造業急需尋找一條新的出路。

  然而,從全球來看,中國在互聯網領域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并不明顯,以移動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為代表的信息技術在各個領域創新應用,已經催生出活躍的信息、通信和技術產業、繁榮的社交網絡以及全球最大的網絡零售市場,并且越來越多地融入到我國的商業生態系統中,成為我國在未來實現彎道超車的關鍵驅動力。

  “正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我國提出了‘中國制造2025’,以加快從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轉變的進程。”

  據悉,經過30多年的發展我國已經是制造業大國,但在工業化國家的制造業綜合指數分布中:美國遙遙領先,處于第一方陣;德國、日本處于第二方陣;我國、英國、法國、韓國處于第三方陣。我國與第一、第二方陣國家的差距主要是全員勞動生產率低、增加值率低、創新能力薄弱、知名品牌缺乏。

  全國政協委員李毅中在接受采訪時就稱:“低端制造業,我們存在產能過剩問題,現在競爭不過東南亞等國家;高端制造業,盡管發展很快,可跟歐美等發達國家相比仍有差距。現在中國的工業處于中間地帶,受到兩頭擠壓。”

  當然,中國制造還面臨其他很多問題,品牌建設就是我國制造業所面臨的困境之一。李毅中在接受采訪時提到:“我們的關鍵技術、核心技術掌握得不夠,因此產品的品種、質量和服務都沒有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質量上不來品牌就形成不了。”

  應運而生的“中國制造2025”正是要解決我國制造業自主創新能力差、核心部件對外依存度高、產業結構不合理等問題,縮短與美、日、德等發達國家的差距。同時,對中國制造業的未來起到“路線圖”作用。

  對標德國

  從已經對外公布的德國工業4.0戰略、美國的先進制造業計劃、英國的工業2050戰略看,主導思想都是通過充分利用信息通信技術和網絡空間虛擬系統、信息物理系統相結合的手段,推動制造業全面邁向智能化,掀起第四次工業革命。

  據知情人士透露,“中國制造2025”更多借鑒學習了德國工業4.0戰略。它們都是以新技術來改革提升傳統行業,催生新型制造業,發展新業態,同時關注點都放在 “高端設備”和“互聯網”上。

  德國是一個制造業積淀深厚、科技創新能力突出的老牌工業國家,工業化發展較高,所提出的標準也比較高。而中國的制造業發展速度雖然冠絕全球,但論技術含量、人才數量、企業類型,都與之有非常大的差距。

  對此,肖擁軍認為,我國制造業現在還處于產品生產制造的中間環節,即制造環節,“中國制造2025”的目的在于取回處于前端的研發設計和后端的銷售、售后服務環節,將生產型制造轉變為服務型制造,這是制造業崛起的標志,也是產業融合的關鍵點。推進中國制造業服務化發展是實現我國工業由大到強的突破口,為建立現代產業體系提供所需條件。在生產過程中,則要實現產品智能化,用技術手段改造傳統的手工、機械化方式,實現企業生產流程的改造、優化,實現產品智能化、服務智能化。

  而中國工程院院長周濟進一步解釋,智造中國以“創新驅動、質量為先、綠色發展、結構優化”為發展方針的戰略對策和行動計劃,具體可分為八項戰略對策,包括推行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制造、提高產品設計能力、培養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企業群體和優勢產業等。其中,推行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制造,并分兩個階段推進。2020年前,廣泛推行數字化制造,在優勢行業以重點企業為主體開展智能制造應用示范;2020年后,全面推廣智能制造。高度重視發展數控系統、伺服電機、傳感器、測量儀表等關鍵部件和高檔數控機床、工業機器人、3D 制造裝備等關鍵裝備。

  從制造大國,到制造強國,從中國制造,到中國“智”造。升級版的“中國制造2025”,無疑為我國制造業的轉型發展提供了一個明確的發展目標。

  工業和信息化部產業政策司司長馮飛指出,實現我們制造強國的戰略目標要經過三步走來。首先,利用十年左右的時間躋身到世界制造業強國的行列,再利用十年的時間夯實基礎,在世界制造強國當中提升到中等地位,之后,努力在制造強國中達到領先地位。

  任重道遠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中國制造2025”后,作為中國制造行業的代表性人物,眾多企業家對新時期制造業轉型升級提出了熱切的期盼和自己的看法。

  全國人大代表、TCL集團董事長李東生就說,“中國制造2025”是中國制造業未來十年發展的綱領性規劃。向工業強國轉型,需要一批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級企業。而格力集團董事長董明珠也認為,創新驅動是必須堅持的方向,中國制造必須走上中國智造這條道路。

  然而,中國企業千差萬別。遠不同于基本都處于3.0自動化階段的德國,中國的工業化水準很難用一個詞來定義。機械工業研究院戰略研究所所長石勇說:“我們國家很多產業還在1.0和2.0階段,甚至在1.0前的還都有,一把錘子一根釘子也就干上了,千差萬別。現在真正在3.0、能夠向智能化邁進的中國企業可能只有10%。如果連一個機床都是手搖的,怎么可能信息化,很多基礎裝備的改造,都需要一步一步地走。”

  “我國實現‘中國制造2025’,最大的困難在于中小企業領導認知水平不夠”肖擁軍指出,他們認為信息化成本較高,且投入之后很難在短時間內看到收益。而小微企業由于融資困難,很難投入信息化改造,缺少技術和人才——特別是在二三線城市——也加大了轉型的困難。

  “制造業是我們的優勢產業。但是,當前社會重視制造業的濃厚氛圍并沒有真正形成,國家對制造業的扶持措施也很不到位。”人大代表、山東省商業集團董事長凌沛學認為,靠著改革開放以來的粗放式發展,我國雖然已成為制造業大國,但并非制造業強國。這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整個社會過于急功近利,從政府到企業界,幾乎是什么來錢快就上什么項目,如果國家扶持制造業發展的政策不足,企業沒有積極性,制造業自然大而不強。

  眾業界專家提醒,要實現“中國制造2025”任重道遠。從國家層面來看,應集中整合資源,盡早出臺具體措施,抓住機遇,促進制造業關鍵配套產業競爭力的提升;制定相應金融政策,鼓勵企業實施國際并購。從企業層面來看,應加快從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將低成本的競爭優勢改變為質量效益競爭優勢,改變資源消耗大、污染物排放多的粗放制造,推行綠色制造。

消息來源:企業觀察報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定兴县| 东乡县| 东城区| 新乡市| 扎囊县| 渝北区| 长沙县| 镇原县| 嘉兴市| 嫩江县| 酉阳| 资兴市| 武安市| 勃利县| 新和县| 洛南县| 梁山县| 子长县| 东明县| 三穗县| 牙克石市| 确山县| 满城县| 唐河县| 德令哈市| 台南县| 南漳县| 黔南| 雷山县| 屯留县| 胶州市| 施秉县| 怀宁县| 安塞县| 丽江市| 沧州市| 南投县| 宿迁市| 廉江市| 冀州市| 墨竹工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