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niture

一区二区三区乱码国产在线_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_日韩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_日韩欧美中文字幕一字不卡

中國建材:新時期如何做水泥?

2015-03-23 14:48

《企業觀察報》記者   劉青山

  中國建材集團董事長宋志平系列訪談之三:

中國建材雙萬噸生產線 資料圖片

  2015年以來,水泥價格低開低走,很多地區甚至回到2008年的最低點。與此同時,水泥熟料產能2014年增加了7000多萬噸,2015年還會有一些新增產能的釋放,同時新線還在不斷上馬,市場壓力巨大。

  對此,中國建材集團董事長宋志平認為,要緩解過剩矛盾和潛在壓力,既需要政府嚴把審批關,杜絕盲目上項目,同時行業與企業也要增強結構調整、轉型升級的智慧和魄力,全面辯證地、對立統一地思考新常態下的發展路徑。

  產品要與需求相適應

  “水泥企業不能只圍著窯爐轉,還要延伸產業鏈,增加附加值。”

  企業觀察報:過去我們一直在談創新驅動和轉型升級,新常態下是否賦予這些概念新的含義?中國建材集團是如何理解的?

  宋志平:新常態下,我覺得首先應該在水泥產品結構上創新。水泥產品要實現“四化”,即高標號化、特種化、商混化和制品化。

  高標號化,即發展高性能產品,確保建筑質量的提高,同時減少石灰石的濫用、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中國建材目前積極研究62.5水泥和72.5水泥。專家說,如果我國廣泛采用72.5水泥可節約40%的石灰石和減少40%二氧化碳的排放,這對我國這樣一個水泥大國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國具有重大意義。

  特種化是指細分產品,增加附加值,提供個性化服務。日本住友大阪水泥公司有100多種特種水泥,可滿足修路、修橋等不同功用,這種細分化的產品結構給企業帶來了巨大的利潤空間。中國建材已建設四個特種水泥基地和國家級技術中心,每年提供2000多萬噸特種水泥。

  商混化就是大力發展商品混凝土業務。世界上的大水泥公司,約30%的水泥用在自己的商混企業,但由于欠款賒賬等突出問題,我國大水泥企業大多沒有開展這項業務。不過,行規和商業模式是可以改變的,中國建材在做商混的同時也在致力于整頓秩序、改變行規,提高產業集中度,讓行業有序化。大力發展商混業務大有可為。國外很多水泥企業都實現了水泥、熟料、粉磨和商混一體化經營,沿著“水泥—商混—澆鑄一體化”的方向發展。也就是說,從水泥的生產到商品混凝土的提供再到混凝土框架的建筑都是由一家水泥企業完成,從制造業向制造服務業邁進,拓展了盈利空間。

  制品化就是發展水泥預制構件。以前我們做過大板樓,質量不好,漏風漏雨,也不美觀,但現在德國、日本等國家已經把預制構件做到了天衣無縫,加工得非常精細漂亮。遠大、萬科、金隅以及中國建材都進入了水泥制品領域。產業鏈的延伸和產品的升級是技術創新的重要方向,今后水泥企業不能只圍著窯爐轉,還要延伸產業鏈,增加附加值,從單一的產品競爭轉向產業鏈競爭,在優化產業鏈過程中提升價值鏈水平。

  企業觀察報:水泥“四化”的說法之前沒有人提到,但是具體行動不少企業一直在做。您覺得要想更快推進水泥“四化”,需要哪些條件?

  宋志平:水泥是大宗產品,產品品質的提升與生產裝備和工藝改進密切相關。

  首先,在裝備改造上要突出信息化和工業化的“兩化融合”,加大水泥工業現代化進程。在工業4.0時代,水泥中控室實現了自動化和信息化,用上了ERP系統,下一步還要把智能化應用到水泥裝備上,提高技術水平,減員增效。史密斯水泥公司老總介紹,一條5000噸的水泥生產線,非洲工廠一般定員300人,歐洲工廠則定員100人,與歐洲相比,我們的企業是有差距的。要解決這個問題就要依靠提高自動化程度,依靠兩化深度融合。

  其次,進行工藝改造。現在中國建材所屬合肥院推出的粉磨一體化裝備,可以使每噸熟料生產節約8度電,節省成本4元錢。另外,我們還開發應用了短窯技術,應用高固氣比技術,節能效果非常好。在工藝裝備方面,圍繞著降低成本、節約能源、減少人工等,水泥企業還有很多功課要做。

  值得一提的是,企業在創新和轉型升級時,對生產線規模應有正確認識。生產線規模大小要以市場需求而論,如果確實有大市場,可以依托大規模生產線降低消耗和成本;如果市場沒那么大,建了大的生產線,生產的產品附近市場消化不了,最后只能遠距離運輸,利潤就會被攤薄,也形成了浪費。舉個例子,一條萬噸線和一條2500噸的生產線相比,萬噸線生產成本每噸低50元錢,但每一百公里的噸運費也要50元,如果運距太遠,成本優勢反而沒有了。

  水泥發展要與環境更協調

  “中國水泥行業應制定比歐洲、日本更高的排放標準,因為我們產量巨大,環保壓力也更大,所以要站得更高一些。”

  企業觀察報:全國兩會前后,關于霧霾的成因討論很熱烈。不少人認為,汽車尾氣、鋼鐵廠、水泥廠是空氣污染的三大源頭。在您看來,新常態下水泥行業應該如何更好地適應社會對環境的更高要求?

  宋志平:水泥屬于窯業類工業,對環境有一定負荷,節能減排應是長期任務。如果水泥企業能主動追求減量化發展,自覺減少粉塵、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排放,提升資源循環利用能力,推進高性能、高標號水泥和混凝土的消費,節能減排這項工作才算是真正做到了家。

  中國水泥行業應制定比歐洲、日本更高的排放標準,因為我們產量巨大,環保壓力也更大,所以要站得更高一些。

  加大環保投入力度,自然也會增加水泥生產成本,所以水泥價格不能低位運行,必須有合理的利潤,這樣才能平抑巨大的環保成本。如果是低價格、低效益、低環保,就會導致惡性循環,假冒偽劣產品充斥市場,企業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要實現節能環保的良性循環,只能用合理的價格取得良好的效益,再進行大規模的節能減排投入,從而實現綠色可持續發展。

  企業觀察報:中國建材是水泥龍頭企業之一,在環境保護、節能減排方面的規劃如何?

  宋志平:中國建材將全力打造“四型企業”,即創新驅動型、質量效益型、制造服務型和社會責任型企業。

  創新驅動型,即推進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推動產業優化升級。

  質量效益型,即從外延式發展向內生式發展轉變,從重視發展速度、追求規模擴張向重視發展質量、追求效益提升轉變。

  制造服務型,即商業模式從制造型轉變為制造服務型。過去我們總講B2C,思考的是怎樣讓客戶買我們的產品,現在講的是C2B,更尊重客戶的個性化需求,為客戶提供定制服務,從客戶那里汲取創新思想。

  社會責任型,即把模范履行社會責任作為企業發展的首要目標。最近,中國建材啟動“責任藍天”行動計劃,未來幾年將投巨資用于技術改造,堅持綠色發展,主動減少排放,積極復墾礦山。我們要建設的不是工廠中的花園,而是花園中的工廠,不是工廠中的森林,而且森林中的工廠,企業所做的一切都要符合國家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發展理念。

  除此之外,基于對水泥行業平臺期的基本判斷,中國建材接下來要做的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在行業里持續推動限制新增,大力淘汰落后產能。

  二是加大聯合重組力度,現在的聯合重組不同于以往,之前的聯合重組是“以大吃小”式的,現在主要通過資本紐帶與大企業強強聯合,是更高層次的整合。過去一兩年,中國建材投資了海螺創業、同力水泥、亞泰集團、山水水泥等7家水泥上市公司,促進了行業穩定。

  三是大力支持和配合錯峰生產。

  四是做市場競合的一面大旗,在遵守國家法律法規的前提下,積極倡導“發展理性化、競爭有序化、產銷平衡化、市場健康化”的競合理念,形成良好的市場環境。

  五是響應國家“一帶一路”號召,積極“走出去”,加大海外投資建廠和收購兼并力度,建立中國建材的海外核心利潤區。

  行業文化要與時代相適應

  “要把和諧文化和包容思想,把孔融讓梨的謙恭和境界真正引入到市場競爭中。”

  企業觀察報:您多次提到水泥行業已經進入新常態,您認為企業應該如何在發展心態上主動適應新常態的要求?

  宋志平:習近平總書記2014年5月在河南考察時首次提出新常態的概念,并提到“保持戰略上的平常心態”。這也是水泥行業進入平臺期、面對過剩應具備的心態。

  水泥行業平臺期持續時間比較長,市場需求總量巨大,所以我們既要有信心又要有作為。只有主動作為,才能贏得好的行業效益和企業效益。中國建材希望能和行業聯合會、行業里的各兄弟企業、社會各界一道,共同研究新常態、共同思考水泥平臺期下的生存之道。

  習總書記講,要學會運用辯證法,“審大小而圖之,酌緩急而布之,連上下而通之,衡內外而施之”。辯證法的核心是對立統一規律,過去我們講的比較多的是對立,凡事都要分清你我,我們講一分為二地看問題,即要學會全面看問題。但事物之間又是有聯系的,矛盾雙方互相依存和轉化,不僅要一分為二,還要合二為一。在古拉丁語中,“哲學”和“智慧”是一個詞,也就是說,有智慧的人一定是有哲學思想的,哲學的核心就是辯證地看問題。拿競合來說,這一思想集中體現了對立統一原則,“競”就是對立,“合”就是統一,“競合”就是既良性競爭又友好合作。不同利益主體的訴求是客觀存在的,但如果只看對立不看統一,認為競爭就是往死里打,結果只能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現在全世界的共識是要以和平方式而不是武力方式解決問題,就是因為打仗往往會兩敗俱傷,造成文明的倒退。同樣地,我們要把和諧文化和包容思想,把孔融讓梨的謙恭和境界真正引入到市場競爭中。

  中國邁入市場經濟的時間還不長,一些市場文化還不盡成熟,誠信意識還沒有完全建立起來,這是我們要努力克服的短板,因為市場經濟的基礎就是建立在滿足于市場競爭的思想文化體系。我曾詢問臺灣朋友,你們也根植于中華文化的土壤中,市場文化從何而來?他們說,從儒家思想里來,比如遵從“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一切合乎道義,從道義出發。在西方宗教里,也有很多思想是支撐市場文化的。市場經濟的發展是建立在每一個個體的自制力水平、平等互愛和誠信精神之上的,是以正確的思想文化為指引的,如果優秀的市場文化建立不起來,只講沖沖殺殺,只顧眼前之利、一己之私,市場經濟一定不會有良性秩序。

  到底該怎樣建立良好的市場文化?從企業自身來講,就是建立包容性的文化,樹立與競爭者共生多贏的思想,樹立行業的大局觀,弘揚利他主義精神,這樣就能夠真正建起企業的市場競合文化。企業樹立了正確的文化和心態,行業才能有健康的生態格局,才能真正形成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市場體系。

  說到底,平常心是什么?歸根結底是一種心態,一種文化,一種行為,我們應上升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角度看待市場經濟,看待時下行業和企業的發展出路。新常態下,我們更需要有平常心,更需要倡導平常心,更需要以平常心應對行業面臨的新形勢與新問題,凝聚共識,理性行動,迎接一個良性競爭、友好合作、健康發展和多贏共贏的水泥市場新時代。

消息來源:企業觀察報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德县| 格尔木市| 敦煌市| 葵青区| 新乐市| 宣武区| 许昌市| 区。| 浦城县| 宁津县| 观塘区| 固镇县| 滦平县| 民权县| 池州市| 夏河县| 东安县| 汉阴县| 仁布县| 栾川县| 永定县| 尼木县| 河池市| 贵阳市| 大竹县| 凌云县| 定边县| 阿拉善盟| 新野县| 西丰县| 汨罗市| 平邑县| 十堰市| 射洪县| 凤冈县| 孟州市| 龙门县| 清原| 都江堰市| 霍林郭勒市| 尼玛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