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中國風險投資之父”成思危現身長沙論道股權投資
沒有風險投資就不可能建設創新型國家
全國各地股權投資協會首次聚會并發表“長沙宣言”
今年經濟形勢怎樣?風險投資與創新型國家建設有著怎樣的內在聯系?在喧囂浮躁的全民PE時代,中國股權投資的前景幾何?……昨日,在2012中國股權投資高峰論壇上,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中國風險投資之父”的成思危發表了題為《當前宏觀經濟形勢與創業風險投資的機遇》主題演講,就當前經濟形勢及風險投資前景等熱點問題進行了一一解讀。
此次論壇將以 “中國股權投資行業自律和發展”為主題,來自香港、臺灣及內地的眾多股權投資協會負責人首次聚會,并聯合簽署《中國私募股權投資與創業風險投資行業共同宣言》,發表“長沙宣言”力促行業準則頒布實施。見習記者潘海濤 記者李治
把錢借給無償還能力政府也是次貸危機
“地方政府債務問題這幾年一直是懸在我們頭上的一個達摩克利斯之劍。”論壇伊始,成思危便一鳴驚人。
美國的次貸是把錢借給沒有還款能力的個人,中國的次貸是把錢借給沒有還款能力的地方政府,這樣只有兩種結果,要不造成銀行壞帳,要么造成通貨膨脹。成思危進一步補充道,大量的信貸投放造成了資產泡沫的增長。
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我們國家經濟發展得很快,年均的增長率超過9%,但是這個模式主要是靠大量的投資和外貿,但與此同時其本身暴露出的問題也愈發嚴重,成思危指出,根據審計署的報告,目前有1/3的地方政府還款有問題。
面對此前我國過分依靠外貿和投資拉動的發展模式,我國經濟如何實現順利突圍?成思危給出了加快經濟轉型的答案,并總結成三個“外轉內”:從外需型轉成內需型,從外延型增長轉成內涵型增長,從外生型動力轉入內生型動力。
股權投資架起了民間資本與企業橋梁
為了應對金融危機,我國采取4萬億經濟刺激計劃,但寬松的銀行信貸帶來的通貨膨脹、產能過剩、庫存積壓等負面影響,這兩年已經開始顯現,加上歐債危機導致的外部經濟不振,成思危分析,“今年的經濟形勢比2009年更嚴峻”。
盡管經濟形勢不容樂觀,但成思危認為,對股權投資而言同樣也提供了“危”中之“機”。一方面民間有大量資金閑置,另一方面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亟需資金卻無法解決。對此,成思危表示股權投資基金是架起二者橋梁的重要途徑。
今年中國經濟肯定下行,GDP增速估計在8%,由于我們面臨著嚴峻的國內外形勢,經濟增速減緩,通貨膨脹,使得金融顯得更加重要。成思危說,金融改革要更加促進金融和經濟的協調發展,虛擬經濟要為實體經濟更好的服務。
風險投資對我國促進經濟轉型有何價值與意義?成思危直言不諱,風險投資就不可能建設創新型國家。與此同時他也他建言,我國的股權投資應該轉變此前僅賺取短期財務收益的操作方式,爭取成為一個戰略投資者,關注對企業價值的挖掘和培育。
私募股權投資與創投行業發布“長沙宣言”
近年來,中國已成為亞洲最為活躍的私募股權投資市場。未來十年被認為是中國私募股權投資“由弱到強”、飛速發展的“黃金十年”。 與此同時,民間借貸危機爆發,實體經濟轉型需要新的動力,中央再三強調要推動金融創新走向深化。股權投資作為聯接金融資本和實體產業重要的投融資模式,再次引起人們深刻的關注和探索。
當前我國私募股權和創業風險投資正風生水起,應運而生的行業協會亦蓬勃發展,但與此同時伴隨而來的問題也日益凸顯。湖南省股權投資協會會長、湖南高新創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黃明在談到承辦活論壇活動初衷時坦露,舉辦此次論壇旨在對行業出現的一些問題進行深入探討和剖析,指出其解決的方法和方向,明確行業自律的意義。
據悉,在宣讀《中國私募股權投資與創業風險投資行業共同宣言》之后,論壇還將繼續向各地股權投資協會征求意見,力求促成國內首部行業準則的頒布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