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輪技術革命及產業變革浪潮下,AI、大數據等新興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和廣泛應用,正重塑著全球產業鏈、價值鏈和供應鏈,智能制造等正在成為當前新型制造方式,推動制造業行業企業迎來新變革新發展。
當前,全球經濟更加復雜的環境下,各行業發展大多面臨著產業鏈、勞動力、環境法規、技術資源等諸多挑戰。
制造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而重型裝備制造業則是新時代的國之重器。由于建設發展及運營均為高度資本密集型產業,因此任何顛覆性技術的引入對重工企業來說都是挑戰。也正因為如此,重工企業可謂是當前我國科技創新的“新戰場”。
據cnn近日援引一份獨立調查數據顯示,全球制造業市場增速趨于活躍,中國3月份制造業市場以13個月來最快的速度擴張,財新/標普全球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從上月的50.9升至3月的51.1,高于分析師預期的51.0,連續第五個月擴張。制造業在2024年“開局”迎來一片光明。
在“工業4.0”和“中國制造2025”背景下,制造業正經歷一場創新變革下的重塑過程。越來越多制造業特別是重工制造業企業需要借助數字化新技術拓展新思維,從“制造”向“智造”不斷邁進,以實現降本增效以及高質量發展。
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數字技術的加速發展,為制造業變革提供新動力的同時,在企業數實融合及數字化轉型過程中,網絡安全挑戰也日益加劇,制造業則正在成為遭受網絡安全攻擊的重災區。
那么,為何制造業成為攻擊者“重災區”?
究其原因,主要還是因為制造業所具備的幾個特點:一,制造業所涉及的設備眾多,生產線及運營流程繁瑣復雜;二,制造業運行軟件系統多樣,內部極易產生被利用的漏洞;三,制造業對停工的容忍度極低,一旦攻擊成功,極易導致業務停止運行,從而讓攻擊者獲利。
安全攻擊一旦入侵成功,將阻礙業務運營、供應鏈管理等多個環節,帶來的損失不可估量。因此,對于制造業企業,特別是先進制造企業而言,網絡安全保護勢在必行。
面對如此嚴峻的威脅形勢,企業需要不斷優化的防御措施,來應對層出不窮的攻擊風險。
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要加快建設制造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發展。今年兩會上,“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被寫入了政府工作報告,并被列為2024年十大工作任務之一。科技創新能夠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重型裝備制造業作為新時代的國之重器,可謂是科技創新的“新戰場”。
隨著越來越多新質生產力典型代表業內龍頭企業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不斷推動制造業向高端化、綠色化、智能化方向邁進,我國新質生產力高質量發展迎來新格局。
為積極響應國家號召,探尋先進企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實踐經驗,4月26日,由CIO時代主辦,中企通信、中信重工及銷售易協辦,新基建創新研究院作為智庫支持并聯合發起的“走進新質生產力代表企業——中信重工”活動將在洛陽啟幕!
本次活動將邀請行業專家、生態伙伴及各屆CIO學員們和企業代表共同出席,通過參訪、交流等形式,探索中信重工以技術創新引領產業體系建設成果及經驗,進一步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實踐之路。
CIO時代:
CIO時代成立于2003年,由北大CIO論壇創始人姚樂博士帶領論壇骨干創建。成立20年來,CIO時代以傳播“新技術、新商業、新管理”知識為使命,專注CIO人群的培養和技術專題培訓,為CIO提供數字化相關的資訊和專業研究內容,打造CIO領域專業、精準、多維度的垂直媒體平臺,致力于成為“個人和組織數字化業務、管理和技術知識的賦能者”。
新基建創新研究院:
新基建創新研究院是CIO時代旗下的智庫研究機構,匯聚院士、政府領導、央國企、醫療、教育、能源、制造等十多個行業專家組建智庫,擁有千余位智庫專家陣容。研究院的主要目標是建立政府、科研機構、高校和行業數字化轉型從業者之間的合作,發揮政、產、學、研的橋梁、紐帶作用,促進政府與企業間、企業與企業間的交流合作,促進數字產業落地。研究院希望將數字化的優秀實踐提煉成理論方法,進行推廣應用;助力提升行業數字化轉型效率,促進數字中國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