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會同北京共同打造內蒙古(和林格爾、烏蘭察布)-河北(張家口、廊坊)-北京-天津(武清)為主軸的京津冀蒙算力供給走廊,協同聯動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東三省算力需求,進一步打造最強綠色算力供給者。”
和林格爾新區在日前舉辦的2024中國綠色算力(人工智能)大會新聞發布會上,強調了自身強大的綠色算力供給能力,同時,也展現了其廣闊的算力市場范圍。之所以能夠如此,在于和林格爾的算力正逐步實現普惠易用、綠色低碳,這也是目前提升算力競爭力的有效手段。
降低綠電成本,打開算力市場
伴隨數字化、智能化等快速發展,全社會對算力的需求快速提升,算力產業規模迅速擴大,想要獲得市場認同,便需要控制成本,而算力的產生主要依賴于電力的支撐,可以說,電力成本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算力費用,是算力應用的關鍵,綠電成本的降低更是重中之重。
這是因為算力在產業規模擴大的同時,能耗碳排也在快速提高,據科智咨詢發布的《2023-2024年中國IDC行業發展研究報告》,2023年,中國傳統IDC需求市場規模達到152.5萬架,總計IT負載已達到7059MW。
面對這一情況,國家及多個地區發布政策通過低PUE要求等引導數據中心節能減碳,綠色發展已經成為數據中心建設運維的基本要素。
這一情況下,為推動數據中心綠色化發展,綠電供給正不斷提升。尤其是“東數西算”工程啟動后,西部樞紐節點充分利用豐富的可再生資源,通過多種方式推進算力與綠色電力協同發展,目前已取得較好的成效,集群建設地之一的和林格爾新區,依托豐富的綠電,已建成投用首個數據中心集群綠電直供示范項目,綠電替代率達到43%。
由此可見,想要降低算力成本,也就是需要降低綠電成本。
目前,同樣是西部樞紐節點具備較大優勢,以和林格爾新區為例,其依托相對獨立的蒙西電網,通過電力多邊交易制度,使數據中心平均用電價格穩定在0.32元/千瓦時,能夠顯著降低算力企業運營成本。同時,和林格爾新區所在的內蒙古自治區,正起草算力、電力協同發展若干措施,這將進一步保障綠電的低成本、充足、可靠、安全和可持續。
面向未來持續提升的綠色算力需求,通過綠電成本的降低,和林格爾等地可謂正逐步打開廣闊的算力市場。
面向市場主流需求,優化計算力、運載力、存儲力、調度能力
算力具備多元性,可以分為通用算力、智能算力、超級算力,目前來看,大模型等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智算成為市場主要需求。這也就決定了想要提升市場占有率需主要圍繞智算來進行發展。
算力又是集信息計算力、網絡運載力、數據存儲力于一體的新型生產力,想要滿足人工智能對智算的需要,也必須綜合提升這三方面的能力。換句話說,充足的智能計算力、高效互聯的網絡、持續提升的存儲,才能滿足市場需要。
從具體推進方法來看,智算供給能力的提升,需要在政府有關部門的指導下,在政策的引導下進行多方共同協作,包括運營商、芯片廠商、算力基礎設施服務商等推動智算建設,優化當前的算力結構。
算力樞紐節點在智算布局中已經走在了全國前列,其中,和林格爾新區近年來持續擴大算力規模,優化算力結構,目前引進落地了中國移動智算中心、中國電信智算中心、中國聯通智算中心、華為、并行科技、華著智算、九州智算、東方國信、光環新網15個智算中心項目。截至目前,和林格爾數據中心集群內服務器裝機能力已超過370萬臺,算力總規模達到4.7萬P,其中智能算力4.1萬P,位居全國前列;預計到今年底,和林格爾數據中心集群內服務器裝機能力超過400萬臺,算力總規模將達到6.5萬P,其中智能算力5.8萬P,智算占比將達到89%。
網絡高效互聯的發展,需要持續優化網絡技術,提升網絡帶寬,增強網絡長距離互聯互通能力,提升網絡的安全性,并加快直達鏈路建設,有效降低網絡時延,為算力的充分利用提供基礎。
經過持續發展,2024年3月發布的首期《算力網絡運行質量工作簡報》中顯示,不同國家樞紐節點間20毫秒時延圈已初步形成。其中,內蒙古樞紐表現優異,其至京津冀樞紐(7毫秒)、成渝樞紐(19毫秒)、長三角樞紐(15毫秒)時延均達到20毫秒以內。
并且,依托呼和浩特是國家互聯網骨干直聯點城市和國際互聯網數據專用通道,和林格爾與全國25個直轄市和省會城市建立了直達鏈路,呼和浩特—合肥、呼和浩特—北京點對點400G全光網絡也已經開通,有效提升了網絡的互聯互通。
存力的持續提升,需要在存儲技術、存儲產業、存算網協同等方面強化存力部署,要促進全閃存、藍光存儲等存儲技術的創新發展;通過關鍵存儲部件自主研發能力的提升,推動存儲產業上下游協同發展;在技術上推動存算網協同相關技術研發,在算力中心建設上合理配置存算比例,在應用上支撐數據在算力中心內及算力中心間的高效流動。
當前,存力也已經實現了長足的發展,據中國信通院,截至2023年底,存力規模達到約1200EB,先進存儲容量占比超過25%。
同時,為進一步提升算力整體使用效率,算力調度平臺的建設完善也在加快進程。以和林格爾新區為例,其正著力構建“和-京-蕪-貴”跨區域異構算力一體化調度平臺,重點推動“京數蒙算”“滬數蒙算”“粵數蒙算”,以更為優化的調度能力促進算力有效供給,實現供需平衡。
綜合來看,綠色低碳,普惠易用,良好的聯網調度能力等是政策引導下,市場對于算力的主要需求,政府有關部門、多市場主體正積極推動發展,相關探討也在增強。
于2023年首次舉辦的中國綠色算力大會,正是多方共聚一堂探討產業發展的盛會,大會去年成功舉辦,取得諸多成果,今年盛會再一次如約而至。
2024中國綠色算力(人工智能)大會將于6月29日舉辦,大會由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主辦,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承辦,以“共筑綠色算力網絡,共贏人工智能未來”為主題,旨在打造綠色算力暨人工智能前沿技術交流合作平臺、高質量發展成果展示窗口。
大會將重點圍繞綠色算力暨人工智能前沿動態與發展趨勢進行政策探討、技術交流,開展算力集群綠色可持續發展和技術創新研究與合作,發布綠色算力發展研究報告等重大成果,驅動算力全產業鏈發展,培育壯大新質生產力,推動內蒙古高質量發展。
大會將搭建“1+11+1+1”高端交流平臺,包括1個開幕式暨主旨演講、11個平行會議、1個“東數西算”工程算力樞紐節點交流會與1個人工智能展覽展示體驗區。
其中,11個平行會議,分別圍繞AI賦能新場景、AI算力、算網融合、高標準綠色算力基礎設施設計與運營實踐交流、構建算力生態等主題,匯聚智算、綠色算力、綠色能源、大模型、數據要素市場化等領域產業研究機構、行業協會及眾多上中下游領軍企業,分享產業趨勢與技術實踐。
大會官網地址:http://www.idcquan.com/Special/2024cgcpc/,即將開啟,精彩不容錯過,掃描下方二維碼即可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