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21年9月17日 /美通社/ -- 經歷了疫情沖擊,挨過了臺風洗禮,中國文旅景區“熬”過了艱難的上半年;假日經濟爆發、本地游、周邊游“出圈”、夜游產品全面開花、紅色、文化類景區持續升溫,中國文旅景區也度過了強勢復蘇,積極求“變”的上半年。在挑戰與機遇并存的時候,文旅景區也在積極探索品牌建設之道。2021年9月15日,由商業空間資產戰略研究咨詢機構-邁點研究院聯合商業空間產經研究媒體-邁點網等數百家媒體舉辦的第一屆“中國文旅景區MBI品牌盛典(2020-2021)”于杭州黃龍飯店隆重開幕!
1場頒獎典禮、1個權威報告、1局圓桌議題、2個主題演講、3大案例分享共同構成了邁點首屆“中國文旅景區MBI品牌盛典”。本屆峰會以文旅論壇交流和優秀景區表彰為主,基于邁點研究院大數據研究結果,與超過300+文旅代表、行業研究人員以及媒體代表,針對旅游市場變化趨勢和智慧文旅的營銷要點,探討有參考價值的實現路徑,更將從公益、公正的權威媒體立場,為文旅行業頒發十五大類年度獎項。
本屆峰會中,智此一游、小鵬汽車、深圳市雷色光電科技有限公司、福建票付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和浙江小遠機器人有限公司作為盛典合作伙伴,也受邀來到活動現場,共同見證邁點首屆旅游景區MBI品牌盛典的高光時刻!
峰會開始,杭州東方網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最佳東方網、先之網、邁點網、喬邦獵頭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喬毅發表開幕致辭。
喬毅認為,無論是在消費客群層面還是在營銷傳播上,文旅景區都需要打破原有的傳統觀念,積極擁抱年輕消費者,激活潛在用戶的購買力,為景區創收提質增效。
在致辭的最后,喬毅強調:“面對新消費市場需求和景區經營模式的轉變,優秀景區已經推出更貼近消費需求的高品質產品,更人性化的特色服務,且十分注重新營銷人才隊伍的建設和培養,深刻挖掘景區品牌本身和其所蘊含的價值,通過云端傳播,讓國人以及世界看到我們中國文旅事業千帆競進,異彩紛呈的景象!”
在峰會上,邁點首席運營官羅欽進行了主題為《中國旅游景區品牌發展報告(2020-2021)》的數據分享,闡述了2020-2021年中國旅游景區市場發展的動因、現狀、以及以及對于未來行業發展的趨勢預判。
羅欽認為從整體來看,行業還是在不斷向前發展。從表現來看,受到疫情影響,國內旅游收入及旅游人數大幅下降,但在政策利好、經濟水平提升以及科技賦能旅游景區產業的大背景下,國內文旅景區擁有無限的發展潛能。
隨后,羅欽通過對5A級景區和4A級景區,在年度品牌指數以及景區細分維度兩個層面進行分析,對未來景區品牌建設提出了四大趨勢展望和建議:其一是旅游市場砥礪前行,文旅高質量發展加速;其二是文旅融合縱深發展,文博景區成假日休閑熱點;其三是紅色旅游熱度攀升,傳播影響力燃動全國;其四是數智文旅復蘇提速,“旅游+”跨界場景成為市場主流。
在消費升級背景下,文旅產業也正在完成從高速增長向高質量的轉型。在邁點首席運營官羅欽的主持下,山西鸛雀樓旅游集團總經理蘇燕、臺兒莊古城旅游集團副總經理黃曉莉、龍虎山旅游文化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童麗芳、海南呀諾達雨林文化旅游區常務副總經理聶世軍、張掖丹霞文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財務總監李小鵬圍繞“文旅IP如何實現創新發展”展開深度討論。
在討論的開始,羅欽對文旅IP做了簡單的介紹并表示中國的文旅景區IP發展正在由“引入”過渡到“原創”,而在IP的發展過程中是否成功則需要看其是否可以與本地文化融合,真正打造成具有記憶感的獨特用戶體驗。
蘇燕認為,文旅IP就是文化資源,中國可以打造各種文旅IP,打造的時候要尊重文化,但不迷戀文化,而是對在地文化發掘過程中積極思考如何將它進行市場化。
黃曉莉則更為關注文旅IP的獨特性。她認為現在很多景區都在打造IP,但只有IP被賦予更多文化情感因素,才能真正引起游客共鳴,將產業IP變成產業化。“打造文創產品包括文化IP,不僅僅是單店的打造,更重要的是需要和游客的交互點、讓游客感覺到有趣好玩,甚至把它帶回家。”黃曉莉強調。
童麗芳直言景區尤其傳統型、山水型,或者是老牌的景區做文旅IP是要與景區的發展定位;所在消費市場的客群關注點以及本土文化做緊密結合,通過這些結合點找到其中的引爆點、關聯點,持續不斷去找一些創新的點。
聶世軍結合海南呀諾達雨林文化旅游區運營表示,IP要深入挖掘本地文化,通過不斷的磨煉、深化,形象化,讓游客深刻記住。聶世軍在分享時強調,一方面是深度挖掘在地文化,抽離文化屬性,將文化內容IP化;另一方面則是對員工進行高標準要求,形成獨特的全員軍事化管理模式,共同打造景區精氣神。
在李小鵬看來,文旅IP是以特定社群基因為基礎,以特定消費價值觀為引領的一種商業權利,最核心的價值就是號召消費者和影響消費者進行旅游產品消費,創造行業社會價值和財富。
現代景區的改革升級,離不開智慧景區、數字化的應用。此時對于文旅景區來說,如何理解新時期的智慧景區以及如何利用新科技賦能景區呢?世界旅游聯盟副秘書長王昆欣、深圳市智此一游副總經理王擘有著自己的見解。
世界旅游聯盟副秘書長王昆欣認為旅游景區智慧變革背后有三大原因:首先新冠疫情是直接因素,使旅游景區被動的思考新的發展之道;其次是社會矛盾對景區轉型的推進作用,這種矛盾決定了景區需要改造升級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的需求;最后是科學技術的推動作用。“景區不能只解決‘有玩’的問題,要解決‘好玩’的問題。”王昆欣強調。
而在景區在智慧升級過程中,王昆欣提出了八點思考:其一是文旅深度融合——宜融則融,能融盡融,推動景區高質量發展;其二是互聯網+旅游——新技術賦能旅游業變革;其三是國內大循環+國內國際雙循環——促進旅游市場重構;其四是強化依法治旅——促進旅游業健康有序的發展;其五是六要素一體化+獨立化——促進旅游景區迭代變革;其六是生態健康+旅游——新理念促進旅游產品轉型;其七是生態健康+旅游——新理念促進旅游產品轉型;其八是危機意識+應急管理——對旅游管理提出更高要求。
深圳市智此一游副總經理王擘則在《如何用AI定義旅行》的主題演講中分享了旗下流影Vlog在賦予旅行新玩法中的新科技邏輯。流影Vlog重新定義了以往的拍攝與視頻服務,不僅對用戶來說可以達到有效分享的目的,對文旅景區來說也有助于打造品牌價值。在演講的最后,王擘總結道:“不論是宏觀層面智慧旅游的熱潮,還是微觀層面景區智慧管理模式的演化,以科技為核心基礎的數智化經濟搶灘文旅新賽道,催生旅游新業態。”
據邁點研究院統計,中國4A級及以上的景區共超過4300家,而這些景區根據核心旅游吸引物對現有景區可以被劃分為包括山水型景區、海濱型景區、文化場館型景區等29個不同類型。邁點注意到,不同類型的景區也擁有不同的特點和營銷玩法。不同的景區如何“因地制宜”打造新的營收增長曲線呢?蜈支洲島旅游區副總裁馮超、麗江古城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楊曉青、濟寧孔子文化旅游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楊鳳東就各自的景區案例分享了發展之道。
蜈支洲島旅游區副總裁馮超以“海島景區的創新運營”為題,解讀了蜈支洲島旅游區的營銷思路。“想要引領中國海上娛樂的首發。”馮超認為,“不僅要滿足消費者玩好,更要玩的有趣。”為此,蜈支洲島旅游區在產品端、服務端和經營模式端都做出了相應的升級創新。而在營銷層面,蜈支洲島旅游區則致力于滿足游客精神層面的需求。
麗江古城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楊曉青認為單一的自然觀光已經無法滿足游客的需求,而是需要更具特色的深度體驗產品。在演講中,楊曉青強調歷史文化和智慧數字化在歷史遺址型景區中的重要作用。
身處孔子故鄉的濟寧孔子文化旅游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楊鳳東認為,過去講文化是靈魂,旅游是市場,現在文化被具象成一種產品,想要通過旅游市場手段達到目的,實現文化的價值,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是擺在面前的重大問題。在此基礎上,濟寧孔子文化旅游集團著力于建設以孔子為引領的儒家文化品牌、以運河文化為主線的文旅康養項目品牌、以東方儒家為特色的餐飲服務品牌、以文化創意為核心的旅游商品品牌、以智慧旅游為依托的全域旅游品牌,共同構建文旅景區產業閉環。
峰會的壓軸是揭開了首屆中國文旅景區MBI影響力品牌獲獎品牌。據統計,現場共頒發了15大類重磅獎項,其中包括“2020年度中國5A級景區MBI影響力品牌獎”、“2020年度中國4A級景區MBI影響力品牌獎”、“2020年度中國主題景區MBI影響力品牌獎”
至此,第一屆中國文旅景區MBI品牌盛典(2020-2021)圓滿落幕!后疫情時代的文旅景區開啟了加速模式,邁點也開啟了新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