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9日DCCI舉辦了“iworld”主題會議,會中,無論是廣告主和運營商對大數據的開發、運用都各抒己見;其中,來自集奧聚合的段培力博士對大數據的未來發展和動態數據、非Cookie數據等問題發表看法。
從靜態數據到動態數據
此前,關于人的姓名、年齡結構等屬于結構化的數據,從收集到使用時間比較長,不能全面的反應人的消費行為變化,而大數據的出現可以隨時根據人的行為追蹤變化。
對此,段培力表示“目前運營商對數據的及時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也認為數據最重要的就是新鮮性,現在用機器收集的數據,無論從收集速度和范圍都比以前提高很多倍,而且可以對動態數據進行實時收集,具有相當高的分析價值。”
集奧聚合的動態定向技術
“計劃趕不上變化”這句話來形容數據的變化最恰當不過,因為大部分的營銷是動態的,在越來越注重效果的今天,客戶更愿意以結果為導向,所以越來越多的預算會以銷售額為導向,這也是大數據驅動的原因之一。
段培力介紹到“集奧聚合的數據優勢就是使用非Cookie數據,而非Cookie數據從數據質量來講有兩點優勢,一是對瀏覽習慣的追蹤是連貫的;二是時效性很強,我能夠看到現在發生什么事情,剛剛采集的數據就可以馬上使用,是我們目前和未來的優勢所在。”
PC端比移動端數據更具有商業價值
據相關數據顯示,目前中國網民呈現“農村包圍城市”的趨勢,由于三四線城市的手機用戶數不斷增長,導致移動端數據的高速增長,而此情況對于做數據分析行業的公司來說,無疑會有選擇、也有挑戰。
“數據的商業價值分兩部分,首先是對人的判斷,移動端數據對人的判斷有限,因此,從數據價值來看,人長時間在瀏覽器搜索的東西價值是更大的,這是目前來看仍然是固網數據引領大趨勢。”段培力說到。
“現在互聯網廣告達千億規模,移動端只有10億不到,PC端投放的廣告和移動端投放的廣告也會有差別,所以,第二部分的價值點體現在,PC端仍將是廣告主的主要投放渠道,移動份額會增加,但是目前來講份額是偏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