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14年7月30日電 /美通社/ -- 火花網創始人崔強近日發布文章《草莽時代 企業軟件高溫下的冷思考》,全文如下:
不知道還有多少人知道當時紅極一時的瀛海威,說到瀛海威可能會勾起一些“骨灰級”網友的懷念。紅極一時,是因為營銷,而最后消失是因為無法實現商業變現。1996年9月至1997年10月,用現在的話來講瀛海威用了極其變態的一招,上我的網站必須使用專有程序。這讓其6萬多的注冊用戶苦笑不得。據當時分析,上他們網的都是收入1000-2000元,年齡在25歲以下的網民,主要目的是發玩為主。用戶上瀛海威還必須改變其已經形成的使用習慣,這事就不靠譜了。后來瀛海威經過幾次融資和轉型,在2001年開始大量裁員,三年后消失在公眾的視野里。
這與我關注的企業軟件市場有什么關系呢?就我現在得知,我認識的企業軟件的高管中已經有兩位有瀛海威的經歷。一位是上海泛微網絡(國內OA廠商)的董事長韋利東,泛微網絡創立于2001年,從時間上來看正是瀛海威出現大裁員的前后。韋利東回憶當時瀛海威的經歷時說,那時剛剛畢業進入瀛海威時工資是8000元,這對一個剛畢業的年輕人來說是一個天文數字。后來隨著瀛海威的衰敗他回到了上海,開始了自己的創業生涯,創辦泛微網絡,公司的名字里帶有網絡兩個字,是不是受到了瀛海威經歷的影響呢,不得而知。
有著同樣瀛海威經歷的人是現在銷售易創始人史彥澤,這也是他僅有的一次互聯網從業經歷。他后來開始了企業級IT十七年有些傳奇的銷售和銷售管理的生涯。成為以直銷見長的 Dell 公司的 Top Sales,又在分銷見長的 CISCO 學習和錘煉分銷體系,隨后進入軟件行業 SAP,學習和掌握顧問式銷售模式。
作為第一份工作,瀛海威所帶給他的正面和負面影響,都在他內心深處留下了深深的印記,也給史彥澤種下了一顆互聯網的心。
互聯網+銷售+企業軟件三段職業經歷的融合,成了他的核心競爭力。接下來的事變得順理成章,通過最新的互聯網技術,做一款自己作為銷售和銷售管理者喜歡用的新型CRM,這也成就了現在的銷售易。
在 BAT 紛紛側目企業級市場的今天,創新變得極其艱難。雖然有著對企業級市場銷售管理的深刻理解,有著互聯網的從業經驗,但是要想把這些轉化成用戶易用的移動互聯網產品并非易事。然而更讓史彥澤不忿的是,他們用很長時間做出來的創新應用功能,卻成了對手參照的產品原型,對手瞬間完成跟隨并進行強勢的推廣。然而更讓他難受的是用戶并不知道,以為是他模仿了對方的產品。很顯然,移動互聯網里需要創新的秩序……
一位朋友看到我寫的 xtools 文章,打電話問我說銷售易到底有些什么?他的公司也在此領域,但定位有些不同(方便的時候我再告訴大家他們公司的名字)。這段時間他們也在融資,接觸了很多 VC。他說VC 現在對銷售易的關注非常高,從投資人那里來看銷售易的數據增長很迅猛,但真如投資人所說嗎?
我回答說,投資人一是看產品有沒有創新性,這也是他們為何不把錢投給 xtools 這些老牌的 SaaS 企業;二是看創始核心團隊有沒有真正懂企業級業務的人,以及對于銷售管理本身的理解深度,對于后期企業級服務“臟活,累活”的理解和對于客戶服務等細節的關注度,如果沒有那這事有些懸。或許這也是他A輪半年后能快速拿到B輪的較大原因。
仿佛銷售易具備了其進入爆發性增長的前奏,但是從我的觀察看依然有很多挑戰在等著他們,現在企業級市場充滿了喧囂進入了草莽時代,有太多的廠商相信簡單粗暴,銷售易要想在紛亂的市場突圍顯然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作者:火花無限崔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