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15年4月2日電 /美通社/ -- 春節之后,創投圈開始冒出了泡沫論、洗牌論等說法,而與此同時,明天依舊有人前赴后繼地進入創業領域,還有很多準創業者則是在躍躍欲試。那么,創業的前景與機遇在哪里?創業者該如何跨好創業的門檻?3月21日,由飛馬旅主辦的“科技放飛服務、垂直創新中國”第三屆321中國創業節在上海e3131園區及全國各地12個分會場舉辦,五千多名來自全國各地的創業者、逾100家投資機構的代表、各地地方政府主管創新創業的領導,共同探討了創業環境及趨勢分析。
融資達8.3億 未來服務出國門
創業節已經連續舉辦了三屆,而飛馬旅成立至今也已走過了三年多,飛馬旅聯合創始人楊振宇談到飛馬旅的創業服務時表示,申報飛馬旅的創業企業達到6萬多家,經過六次賽馬會的選拔,到目前為止,已經遴選90家企業加入飛馬旅,其中的27家獲得了外部融資,融資總額達到8.3億元。
而2015年飛馬旅將著力向四個方向發展: 第一是推動WE創空間計劃,飛馬旅將在全國各地打造20個集合“辦公空間+公共服務空間+青年創業公寓”為一體的5i創新創業綜合體。第二是飛馬之翼計劃,這是針對移動互聯網創業者量身定制的發展計劃,飛馬旅與阿里百川深度合作,將在全國選拔移動互聯網的創業者加入。第三,在創業服務方面將用“互聯網+計劃”來更好地服務創業者,通過愛創業股權眾籌平臺、創業者互動社區、科技新媒體計劃三劍聯動來為創業者和投資人提供投融資服務、精準信息等。第四,飛馬創投二期基金基本募集完成,飛馬旅正積極籌劃走出國門,在巴黎、漢堡、硅谷、洛杉磯、波士頓等創新創業氛圍濃厚的城市建立孵化器,為在海外的優秀的華人創業者提供更好的服務平臺。
服務包容技術大眾創業需多向給力
在本次創業節上,飛馬旅CEO兼零點研究咨詢集團董事長袁岳表示創業要多向給力:“首先是創業這件事99%是靠創業者自己干出來的,但是有上面的政策支持同樣重要,上下結合才能讓創業的氛圍發展起來。其次創業是優勝劣汰的商業競爭,有足夠多的創業者加入進來,才能有優秀的少數派脫穎而出,但是作為創業者要有無論輸贏都為之拼搏的心態。第三點是夠高夠低,我們都以為干創業就是干高科技,其實不然,科技分研發和服務兩大塊,科技若沒有服務就不能產生更強大的大批量服務,我們要發掘科技和服務的更多結合空間。”
“今天是一個生活方式、生產方式革命的時代,”所以袁岳認為,對于創業者來說,第四點就是別小看垂直領域,窄也能衍生出事業的寬度。第五點是夠土夠洋,只會拷貝國外的模式或山寨并不能成功,要結合本地的“土”特點,才會有成功的機會。此外還有夠遠夠近,很多創業就在我們周圍,但是還有一些創業來自外地或者要去到外地,行政的拘束或者地域觀念會約束企業的發展機會,其實創業服務的半徑既可以深入本地,也可以遙遠鏈接。最后一點是夠硬和夠軟,產品為硬,服務為軟。服務能夠把很多的產品和技術都包容進來,而創業者應該是好的架構師,懂得如何把關鍵的軟硬資源架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