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15年4月16日電 /美通社/ -- 近期,P2P行業又有“大面積塌方”事件發生:河北融投擔保集團被曝喪失擔保能力,500多億元債權無人履行擔保,與之有業務緊密聯系包括P2P平臺在內的近50家金融機構面臨違約。P2P平臺違約、跑路事件頻發使投資人蒙受損失,而P2P平臺違約事件的根源何在?能否避免呢?草根投資提出建議,教大眾如何避免這些問題。
對于P2P平臺來說,隨著業務的快速推進和擴大,平臺發展呈現點多、面廣、線長的特點,如果企業內部制度不完善,很容易造成管理混亂。P2P平臺的內控體系建設是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結構、防范經營風險、提高經濟效益的客觀需要。而近兩年來頻發P2P平臺違約、跑路事件,剖析深層次的原因可發現多數P2P平臺存在制度不完善,即忽視企業風控體系建設中的關鍵環節:平臺內部稽查、內控體系的建設。如果投資人要避免因P2P平臺違約等因素造成的損失,那么在投資前首先應考察該平臺的風控體系包括內控體系的建設。
草根投資平臺尤為重視自身風控體系的建設,并于去年10月設置稽查審計部,部門主任由公檢系統資深專家陳慶林擔任。草根投資根據公司的實際情況,很快制定出《浙江草根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監察工作辦法》。《監察工作辦法》共有十八條規定,規定下又有多條細則。譬如:對于財務逾期現象的發生,相關人必須向公司監察部門報告、監察審計部有權對涉事部門和個人的相關文件、資料、賬冊等查閱并開展獨立的執法監察等。
“這十八條規定對于公司來說是一個綱領性的文件,它從企業行為、員工行為進行自我約束,對公司線上線下業務、財務、法務、員工職責權限等方面進行全方位的監督監察”,草根投資CEO金忠栲介紹說:“我們制定的《監察工作辦法》高于銀行等傳統金融企業的標準,在互聯網金融行業來說是首創,彌補了互聯網金融企業沒有內部監察體系的空白。”
在《監察工作辦法》出臺后,草根投資積極組織所有員工進行學習,并在各個分公司和直營點進行推廣。草根投資平臺所建立的這項內部監察制度受到了浙江省公檢系統的肯定,其企業行為由此被納入政府職能部門的直接監管范圍。草根投資平臺被政府職能部門直接監管后,企業所有的行為都在全透明的環境中運營,從而大大降低了平臺風險因素的產生。
為進一步落實《監察工作辦法》草根投資平臺稽查審計部還專門設置了舉報電話:0571--88032266,草根投資歡迎各界對平臺上、投資過程中存在的任何問題進行監督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