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15年4月28日電 /美通社/ -- 2015上海車展前夜,一汽豐田宣布和易到用車達成戰略合作,100輛普銳斯將投入易到用車平臺運營。這一消息令汽車媒體感到興奮,畢竟一方是全球產銷排名第一的汽車品牌,另一方是中國較大的互聯網用車平臺,傳統汽車制造巨頭與科技新貴的牽手傳遞出什么樣的訊號?會擦出什么樣的火花?
先來看看本次合作涉及的車型:普銳斯。這是豐田全球混合動力推廣的急先鋒,累計超過300萬輛的銷量,讓普銳斯在很多區域和語境中成為混合動力和環保車型的代名詞。因此,當普銳斯進駐易到用車平臺的消息傳來時,相信很多媒體在心底默默為一汽豐田點贊。坦白說,這是近幾年普銳斯做過的最凸顯品牌特色、最符合自身產品定位的一項體驗式營銷活動。作為內較大的互聯網汽車分享平臺,易到用車將讓大量消費者親身體驗到混合動力車型的天然優勢:安靜、平順、環保、節能。對于一項尚未大規模普及的技術來說,這種近距離接觸有利于降低企業與消費者之間的信息不對稱,于市場推廣非常有利。
再來看看易到用車。這不是它第一次推出類似的汽車產品營銷服務,之前特斯拉、沃爾沃均有部分車型在易到用車平臺進行體驗式營銷推廣。易到用車為什么要推這一服務?恐怕針對的還是目前線下4S店服務品質不佳的痛點。雖然4S店通常也提供試乘體驗活動,但這種體驗通常非常短暫,很難對車輛真實情況及優缺點有深入了解。試想一下:在購買一款車之前,先通過專車APP預約一輛體驗試乘,再就這個車的優點、缺點與司機進行交流,最終來確定是否購買一輛汽車。這不是比去傳統4S店(通常位于位置偏遠的荒郊野外)更符合80后、90后群體喜好么?
長遠來看,以線上預約為主的體驗式營銷模式,很可能為汽車電商的進一步推廣打下基礎。汽車電商的概念近年來炒得很熱,然而,推進汽車電商的一個重要障礙是互聯網無法為用戶提供必要的線下試乘試駕體驗。一旦通過汽車分享模式確立試駕體驗入口,易到用車將收集大量有強烈購車意向的潛客資源,進而順理成章地開展更深入的電商業務。
從最近半年以來的布局看,易到用車遠不滿足于只做一家專車服務平臺,從聯手海爾產業金融豪擲80億元成立汽車租賃公司,到與奇瑞、博泰合作制造生而共享的電動汽車,它在汽車產業鏈上下游的觸角所及范圍越來越廣,試駕這種體驗式營銷服務是其擴展業務范圍的一個中間環節。從豐田與易到用車雙方透露的消息看,100輛普銳斯投放易到用車僅是二者合作的開始。今年是豐田混合動力總成國產化元年,未來,卡羅拉、皇冠等一系列車型的混合動力版本都有可能投放易到用車平臺。對易到而言,如果能夠通過這一系列混合動力車型的成功試駕推廣,取得汽車業界普遍認可,后續和更多汽車企業開展合作的可能性也將大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