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2015年6月23日電 /美通社/ -- 第六屆亞洲海鮮展將于9月8至10日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該展覽被視為最具影響力的業界盛事之一,將會提供一連串的精彩活動及面對面的商貿洽淡機會,為展商和參觀人士帶來無可比擬的展覽體驗。
去年亞洲海鮮展吸引了超過200家企業參展,招徠來自71個國家逾8,600名的海產買家和供貨商。由 Diversified Communications 主辦的2015年亞洲海鮮展將匯聚整個水產業界出席參與,參觀人士在一連三天的展會除了能發掘和品嘗各界各地的優質魚類和水產品,更可以通過這個專業平臺和業者交流、建立聯系。
中國為全球水產業發展最迅速的國家,據 2015 Technavio 預測,中國的海產市場在2019年將值千億美元。亞洲海鮮展看準香港地區作為進軍內地市場的主要商貿門戶,設展于這個策略重地,今年將致力于向欲開拓中國市場的海外企業提供寶貴的行業動態,促進業務發展。
Diversified Communications 海鮮展部門副總裁 Liz Plizga 女士表示﹕“隨著中國中產階層不斷擴大,國內消費者對進口魚類和水產品的需求也持續上升。亞洲海鮮展為海產供貨商提供一個極佳的平臺向這群購買力強勁的消費群展示不同種類的活鮮、冷凍、新鮮和增值的優質海產品。”
世界貿易總覽 (Global Trade Atlas) 的統計數據指出,2013年中國從全球各地進口總值84億美元的海產,比2012年增長了8.9%。Euromonitor 的研究也顯示自2008年起,中國的海產尤其新鮮魚和貝類海產消耗量一直穩步上升,在2013年更達到3千6百萬噸,相等于4.6%的年均復合增長率。
亞洲海鮮展展會總監曾慧兒女士表示除了大師學堂、高級海產品嘗會和專題研討會外,2015年的亞洲海鮮展將準備一系列的精彩活動,包括特別國家展團、商貿配對、交流會及特邀買家計劃等,以進一步促進參展商、參觀者和行內專家之間的交流合作。
“為買家和供貨商建立商貿聯系是亞洲海鮮展的較大目標。”曾女士說:“我們致力于提升觀眾的觀展體驗,為此推出新的活動,為海外企業和來自中國及亞洲地區的進口商和買家提供更多面對面交流的機會,同時有助推動地區海產生產商與國際貿易企業建立互惠互利的持久合作關系。”
Liz Plizga 女士認為香港地區不只是中國的主要采購中心和轉運站,在其他東南亞國家也擔當相同的角色。“香港匯聚大量海產進口商、分銷商、物流公司和擁有一流的貯藏設備,是進口和再出口優質魚類及海產的理想地點。”
香港市場主要倚賴進口,95%的消耗食品及飲料 (F&B) 均是進口產品。根據香港政府統計處數據顯示,16%的進口食品及飲料 (F&B) 是海產,當中大部分分銷至本地酒店和餐飲商,Euromonitor 報告指出,這些進口海產在2013年為行業創收126億美元。
“我們注意到即食海產食品在香港漸趨普及。”Liz Plizga 女士續稱年青一代愈來愈依賴即食餐,使即食食品更加盛行。“為滿足市場對簡餐不斷上升的需求,水產業積極研發新的食譜和口味組合,我們期待業界會有更多的創新。”
另一個趨勢是傳統菜市場和超市的海產銷售額持續攀升,由于不少香港的連鎖零售商在超市開設專賣活魚和海產的檔口,令超市在總銷量中占據相當可觀的份額。同時,超市大量引入加工、冷藏、急凍和罐頭海產,預計每年遞升的年度人均水產消耗量將帶動這些海產銷售量的增長。
“根據香港政府統計處數據顯示,由2010年至2014年,香港的入口海產升幅達百分之二十。”Liz Plizga 女士表示﹕“為協助業界適應瞬息萬變的市場,2015年的亞洲海鮮展特別增設專區和活動,聚焦不同的行業包括酒店、餐廳廚師、零售商和超市。”
Liz Plizga 女士指出高質量的魚類和海產不只是食味佳﹕“亞洲市場對魚類和貝類海產的需求量龐大,差大多占全球三分二的總消耗量,消費者除了追求優質的海產,更講求營養價值以及海產的捕撈和生產方法是否符合可持續發展的環保理念。”
有見負責任捕魚方式和養殖水產引起不少關注,行內專家將聚首亞洲海鮮展深入探討可持續養殖的最新趨勢和發展,以及如何保育海洋生態等議題。
亞洲海鮮展與香港餐飲展同場舉行,業內人士可登入網站 http://www.seafoodexpo.com/asia/zh 了解更多詳情和進行預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