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15年7月3日電 /美通社/ -- 2015年7月3日,距離國航首次地空通訊航班飛行已經整整兩個年頭。兩年前,國航在國內率先實現了首次全球衛星通訊互聯網航班飛行,在萬米高空為旅客提供定制互聯網服務,讓旅客能在機艙內上微博、發郵件、查股票。中國民航局局長李家祥通過國航官方微博在萬米高空問候廣大網友,發出了中國民航第一條來自空中航班的互聯網訊息,邁出機上互聯網服務的第一步。
2010年以來,國航積極探索航空地空互聯服務方式,致力于實現飛機上的互聯網業務。2011年,國航首架機上無線局域網航班首航,為旅客提供了機艙內封閉的 Wi-Fi 網絡。2013年7月3日的衛星通訊互聯網航班體驗飛行之后,國航繼續保持創新精神,積極嘗試新技術、探索新領域,經多次實驗測試,于2014年4月16日,在北京飛往成都的 CA4116航班上實現了 ATG(地面基站)模式下的空地寬帶無線通信上網,國航成為首家同時實現地面基站寬帶互聯技術及衛星通訊技術雙應用的航空公司。當天的航班測試了對帶寬要求較高的實時空地視頻會議及網絡電視等應用,中央電視臺在此次航班上依托機上互聯網進行了現場直播,中國更高網速、更廣帶寬、更加自由的地空寬帶互聯時代就此來臨。
2014年11月11日,國航等11家核心單位倡導推動,22家會員單位積極參與的中國首個空中互聯網產業聯盟(Air China Wi-Fi Alliance)在珠海宣布締約成立,聯盟共同致力于提升機上網絡技術和應用水平,探索全新發展模式,為旅客提供更豐富、多元化的客艙娛樂內容,創造更加豐富多彩的航旅新生活。
2015年3月10日,國航 CA1303KU 衛星網絡航班成功完成測試飛行,航班上的旅客實時收看了電視直播節目,流暢的觀看了“兩會”的實時電視報道,國航也成為中國民航首家可以提供客艙直播衛星電視節目的航空公司。
國航在機上網絡領域一直堅持自主知識產權系統研發之路,是國內唯一可以實現航空企業按照中國旅客的個性化需求快速開發定制,實現用戶體驗和經濟效益的航空公司。國航機上網絡采用的自主研發技術和內容方案,不僅對后續的商業運營提供支持,也對中國民航、航空工業、國產大飛機領域相關國際認證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認證取證工作采用了國際、國內同步推進的方式,在國產技術標準方面取得成功突破,為后續國產大飛機地空通訊技術選型掃清了標準障礙。
目前,國航已完成22架網絡飛機的改裝應用,到2015年底將再增加10架全球衛星通訊互聯網客機。國航也將加快飛機改裝工作,逐步完成全機隊500余架飛機的機上網絡工程,為廣大旅客提供更加美好的出行體驗。
Logo - http://photos.prnasia.com/prnh/20141017/0861407509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