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15年8月19日電 /美通社/ -- 8月29日,D-Future 數據重構未來 - 七牛·數據時代峰會即將開幕,屆時,大會將用數據揭開“氣象+”的神秘面紗,敬請期待。
天氣的變幻莫測會為很多行業帶來風險,但在大數據時代下,氣象數據不僅可以讓人們知道天氣、了解氣候,也為城市規劃、防災減災、工程設計和環境評估等決策提供了數據的支撐,還能幫助保險、旅游等行業減少損失、提高盈利。此外,互聯網企業和創客對于氣象數據價值的進一步挖掘正慢慢帶給他們更高的回報。“氣象經濟”已然崛起,為讓大家更深入地了解氣象數據應用實例及其所帶來的行業變化,D-Future大會的小編特意對艾維思氣象局(WIS)團隊的羅應璉作了采訪。
Q:目前氣象數據每年已經達到PB級別,這些數據主要有哪些,都來自哪里?
羅應璉:氣象數據來自高空到地面,主要為太空軌道上的衛星數據、雷達數據、高空氣球數據、地面觀測數據以及地表土壤數據,其中包括風力、風向、溫度、露點溫度、降水量、大氣壓力、土壤墑情等,氣象海量數據每年為PB(100萬GB)等級。
Q:移動時代,氣象數據相比社交、電商數據在價值挖掘上有什么區別,趨勢又是什么?
羅應璉:隨著存儲、寬帶以及移動互聯服務價格的大幅降低,大數據讓企業更容易貼近顧客,也幫助企業更好地提升用戶體驗。如企業很容易透過微博、微信或是電商App等平臺不斷與用戶互動,收集更多的消費行為。
然而,海量氣象數據與社交數據、電商數據有著較大區別:
在“互聯網+”時代下,氣象數據的開放將在中國有非常大的市場空間,氣象數據正從專業加工解析成的數字氣象信息到“智慧氣象”轉變并產生出巨大的價值。比如WIS協同視頻網站進行氣象數據的挖掘,這將為企業對于不同地區不同天氣的廣告類型、廣告投放時機以及精準營銷有所幫助,為企業與用戶帶來服務價值。氣象數據還有較大的應用空白市場,因此,我們需要更多的企業或極客為大家分享使用氣象數據以及行業大數據所帶來的優勢。
Q:國外的氣象產品或者服務有什么先進性案例嗎?
羅應璉:在大數據推動下,我們可以看到,美國的 WeatherBill 使用美國政府開放的氣象數據(www.data.gov)創造了實時訂制氣象保險服務,主要為能源、農業、零售業等行業提供彈性的天氣保險服務。WeatherBill 為農戶提供最合適的播種、噴藥以及施肥等時機等智慧天氣提升氣象附加價值,幫助農戶避免天氣帶來的收成經濟損失。并且,WeatherBill 最終以10億美元估值被孟山都收購,現名為Climate Corporation。
Q:氣象數據與不同行業的結合,對企業運營的決策具體會產生什么影響?歷史氣象數據呢?
羅應璉:氣象單獨存在效益有限,必須要“氣象+行業”。從WIS團隊的實踐中發現,以下實踐將在氣象領域快速獲得價值:
Q:談談關于D-Future大會提出的“數據重構未來”這一觀點的看法?
羅應璉:在我們與客戶合作的過程中,資深企業都希望能解決用戶痛點以跳脫品牌老化的生命周期,新創企業則希望匯聚大量粉絲或用戶,大家都大量收集各類渠道的用戶數據(包括交易數據、用戶習慣等),然后進行大數據挖掘并進行數據的總結,期許讓客戶有“哇”的驚喜。我認為,透過數據構建未來是企業跟上時代延續生命的關鍵之道。
想了解更多關于氣象數據的信息及應用實踐,請參加8月29日由七牛舉辦的D-Future 數據重構未來 - 七牛·數據時代峰會。屆時,羅應璉將在D-Future上披露更多的“氣象+”信息,帶來更多關于氣象數據的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