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15年9月14日電 /美通社/ -- 互聯網金融經過幾年野蠻生長時期,終于將迎來政策監管時期,新監管環境下,互聯網金融的未來走向引人關注。
9月12日,在《每日經濟新聞》主辦的“2015中國互聯網金融創新與發展論壇”上,監管層和互聯網金融大佬集聚深圳,共謀監管時代下互聯網金融的發展之道。
中國銀行業協會黨委書記王巖岫在論壇上表示,從政策引導的方向看,互聯網金融應按照市場化的方向支持與鼓勵,但也需要尊重金融的客觀規律,其發展應該堅持以“實體經濟為本”的導向、以“風險可控”的導向、以“消費者保護”和以“逐步完善監管”的導向的四個基本導向。
王巖岫認為,互聯網技術的高速發展,對金融創新提出新要求,互聯網金融帶來新型風險和問題:首先是互聯網金融在業務過程中可能產生客戶的資金沉淀,如果沒有獨立具備專業知識第三方托管的機構管理情況下,存在平臺管理人員卷款潛逃、挪用資金等道德風險;二是應關注互聯網“面對面”下的虛擬性特征,強化身份認證機制的建設和創新;三是應關注互聯網業務的透明度問題。
他認為,從政策引導的方向看,互聯網金融應按照市場化的方向支持與鼓勵,但也需要尊重金融的客觀規律,其發展應該堅持“以實體經濟為本”的導向、以“風險可控”為導向、以“消費者保護”為導向以及以“逐步完善監管”為導向的四個基本導向。
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綜合部主任、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互聯網金融研究中心秘書長伍旭川在論壇上表示,互聯網金融將走上法治化、規范化和陽光化,互聯網金融和傳統金融兩型競爭,移動互聯網金融將成為互聯網金融產品獲取的主要平臺,互聯網金融綜合經營將成為新的趨勢。
除了監管層,行業從業者也對監管表達了自己的看法。博金貸董事長溫顯來表示,互聯網金融無論對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都是大力發展的產業,要求我們政府必須具備互聯網思維,更好地推進經濟發展。在互聯網金融發展新階段,面臨新的監管政策環境,從業者需要積極應對。
“我希望監管層同從業者之間能夠形成合作關系,進行良好溝通,監管層與同業者之間不應該是家長和小孩關系。要互聯網金融馬車跑得快穩,就要用企業家的精心努力開拓創新,為行業提供發展動力。”溫顯來稱。
而對于互聯網金融的未來發展方向,京東金融副總裁姚乃勝表示,互聯網金融就是打造一個全品種開放的金融平臺。“平臺需要培養跨界金融人才,搭建一個核心的能力,像電商里面核心能力是倉儲配送物流,體現差異化;我們要搭建金融的基礎數據、技術、社交為基礎的開放平臺,包括我們戰略合作的公司,像中信這樣的發達金融公司,和我們發達一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