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15年11月19日電 /美通社/ -- 前不久剛剛結束的全季美學大賞上,華住酒店集團創始人季琦與眾多好友分享了多年來對于美學以及生活的感悟,而這些感悟其實更多是來源于一種返璞歸真的生活方式。季琦卸任了CEO后,常年打坐,修習生活禪。L·A·貝克說:“在歐洲,哲學和信仰毋寧說是某種裝飾,而不像東方那樣是生活本身。”對于一直在奔波中的商界精英們,東方的生活方式,是一種品質追求,更是一套人生和企業管理的哲學。
當很多觀點在科學上得不到驗證,人們開始思考哲學。當哲學不能讓人釋懷時,人們又跑向了宗教。有感于眾人總是求助于外面的環境,季琦意識到最寶貴的財富,實際在于人的內心。所以他不崇拜偶像,也不會拜神靈,他對著自己的內心祈禱,活在當下。季琦的打坐也不是簡簡單單坐著,而是調飲食、調睡眠、調身體、調呼吸、調心靈 -- 生活禪的綜合修行。打坐和打太極在某種程度上異曲同工,關鍵都是讓心靜下來。在這種調心的過程中,季琦也得出了他的生命哲學 -- “真、善、美”。
季琦從CEO的位置下線后,也專心做精神領袖,把主要精力放在了企業戰略、團隊精神建設、華住哲學方面。他怎樣把他的人生哲學作用于華住?“真”,商業的本質,是為社會、投資者創造價值、分享價值,成就更多人的美好生活;“善”,平等共生,推動社會進步,改變社會的不公;“美”,隨性自在,簡潔樸素,合適不鋪張。而全季酒店,就是他用東方人的文化,專為東方人而設計的酒店典型。人文的氣質,卻無礙它用互聯網技術將入住體驗做到極致。
現代企業管理源起西方,中國公司長期借鑒模仿西方、甚至日本已成習慣。星級酒店的西方體系進入中國,管理方都是西方人,照搬國外標準化的經營模式,忽視國情不接地氣,都沒有自己的文化根基。也不乏見,僅為了滿足西方人的獵奇心態,而對中國元素“形”的粗劣仿效或堆砌。各行各業都不外乎如此。
如今躋身世界較好的脫蠟琉璃藝術工作室之一的琉璃工房,創辦人張毅、楊惠姍夫婦,初期一直以為脫蠟精鑄法是法國人在一百年前發明,在全球是只有法國人才掌握的密法。而后他們驚訝地知道,其實早在中國漢代,兩千多年前,華夏先人就已有這套嫻熟的鑄造法。“羞愧又震驚”的心情,讓張毅他們更添了一份使命感。經過28年的鉆研與創新,讓中國的琉璃藝術在世界占有一席之地,并成為中國現代琉璃藝術的奠基人和開拓者,重建了中國自己的文化價值。
企業界、政界大佬與東方生活的故事,近階段比比皆是。在中國經濟飛速發展的30多年間,他們試圖尋找個人生活和事業發展的源動力。太極“陰陽之道”之于馬云乃至阿里巴巴、生活禪“真善美”之于季琦乃至華住,都是東方文化和智慧的延續又不拘于傳統,無一不是以內修為基礎,通達外在的商業帝國。潮流也好,趨勢也罷,到了回歸東方生活方式的時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