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16年8月10日電 /美通社/ -- UPS®(紐約證券交易所交易代碼:UPS)今日發布《中國出口行業的未來 領先企業之鑒 –“優強中國造”企業白皮書2016》調研報告,面對日益嚴峻的行業形勢,本報告為中國出口制造業指明了前行方向。為了在中國經濟轉型的過程中始終保持競爭力,中國出口制造企業應向實踐成功舉措并取得更佳經營業績的“優強中國造”領先企業學習。
根據《“優強中國造”企業白皮書2016》報告顯示,中國出口制造企業總體經濟評估比上一年更不樂觀。相較于2014年16%的中國出口制造企業認為總體經濟有所下滑,此次增長至29%。中國出口制造企業在供需兩側都面臨挑戰,其中最常提及的兩個挑戰是:國內企業間競爭的白熱化(39%)與國內客戶需求的日益下降(37%)。
UPS 中國區總裁黎松江談到,“在中國市場壓力不斷加劇的背景下,比以往更顯而易見的是,出口制造企業的存亡成敗取決于他們是否愿意改變經營策略。降低價格不再是保持競爭力的較佳方案,競爭者能夠提供更高品質的產品(83%)、能夠提升客戶的競爭力(82%)以及能夠提供更快速、更高效的供應鏈(82%)是令客戶更換供應商的主要原因。這也表明,制造企業需要放棄低價策略,與客戶建立更加緊密的合作伙伴關系,提供更高質量的產品與附加值。”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黃益平教授提到:“過去中國經濟的支柱產業正在不斷地失去活力,下一輪的經濟增長亟需新的產業來推動。但對大部分出口制造企業來說,產業升級這一步還沒有真正邁過去。如何把領先企業的成功經驗實際運用到千千萬萬家企業中去?相信《“優強中國造”企業白皮書2016》報告能在這方面做出有益的貢獻。”
“優強中國造”領先企業向我們展示了他們在開拓海外市場時的實踐策略和物流經驗,以供學習與借鑒。這里定義的“優強中國造”領先企業是指在企業整備度指數排名前8%的公司,該指數旨在評估中國出口制造企業應對行業未來的準備程度。[1]
“優強中國造”領先企業在生產效率、市場份額、收入水平和盈利狀況等方面均勝于其他出口制造企業,實現增長的可能性明顯更高,業務正在衰退的可能性則降低了7%。“優強中國造”領先企業提供了一個可供其他中國出口制造企業借鑒的成功模式,在下列增長策略方面有其獨到之處:
UPS 為中國企業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黎松江補充道:“作為全球貿易的推動者與綜合物流解決方案的領導者,UPS 有著強大的實力,能夠幫助中國的出口制造企業向全世界出口商品并獲得成功。為此,我們不斷完善服務能力,為著眼于全球市場的中國企業提供有力的支持。因此,我們正在北京、上海和天津等重要城市優化整體服務提升,其中包括延長截件時間和縮短轉運時間。”
在北京和天津的客戶可享受轉運時間最多縮短24小時,北京的客戶可享受截件時間最多延長2.5小時,天津的客戶可享受截件時間最多延長3小時。上海的客戶可享受截件時間最多延長1.5小時。這些服務提升措施幫助中國出口企業更靈活、高效地進出口貨物,助力企業輕松邁入全球市場。
在二、三線城市,UPS 也拓展其業務以滿足出口企業的需求。2015年,作為在華長期業務發展戰略的又一發力之舉,UPS 面向中國國內21個城市拓展業務。這些城市主要位于江蘇、山東、浙江、廣東省和重慶直轄市。
UPS 發布的《“優強中國造”企業白皮書2016》調研報告及時地提醒中國出口制造企業,改變經營方式勢在必行。在中國正經歷經濟轉型的背景下,UPS 將持續拓展服務范圍,滿足客戶不斷變化的業務需求,幫助他們在全球化的過程中提高效率、品質控制、提高市場響應速度、現金流和盈利能力,從而繼續為“中國制造2025”和“一帶一路”等國家戰略提供支持 。
如需了解 UPS《“優強中國造”企業白皮書2016》的更多信息,請訪問 www.ups.com/lianhe。
附注:
[1] “優強中國造”企業整備度指數得分由認知度和實踐度兩項得分相加得來。認知度得分用于評估各企業對“優強中國造”優先舉措的了解程度,實踐度得分則用于評估各企業在內部對相關優先舉措的執行力度。認知度、實踐度兩項得分各為50,由此,“優強中國造”企業整備度指數的總得分為100。“優強中國造”領先企業的企業整備度指數得分等于或高于90分。
關于 UPS
UPS(紐約證券交易所交易代碼:UPS)是全球領先的物流企業,通過配備一整套包括包裹遞送與貨運服務、國際貿易簡化、先進科技應用在內的全面完善的解決方案,以實現全球商務的更高效管理。UPS 的總部設在美國亞特蘭大,其業務網點遍布全球220多個國家和地區。欲知 UPS 更多詳情,敬請登陸 UPS.com ®,以及公司博客 longitudes.ups.com。欲直接瀏覽 UPS 新聞,請登陸:pressroom.ups.com/RSS,關注官方微博賬號@UPS中國或微信關注 UPS中國動態。
關于 UPS《“優強中國造”企業白皮書2016》
《“優強中國造”企業白皮書2016》的調研工作由 Lightspeed GMI 受 UPS 和財新傳媒委托完成。本次調研共計訪談了1000名中國各地出口制造企業的資深管理者。受訪者必須滿足以下條件方可參與本次調研:為確保調研數據的科學性,受訪企業的出口業務量比例必須超過40%,受訪企業者需在企業內部擔任資深管理者。此次調研于2015年12月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