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08年11月26日電 /美通社亞洲/ -- 2008年奧運會剛剛結束,NBA 在中國成為人們關注的又一焦點。相比 TOM 在本賽季拿下 NBA 互聯網官網來說,無線互聯網領域對 NBA 的直播則早已烽煙四起。早在07年賽季伊始,空中網就豪擲數百萬美金奪得 NBA 手機官網的主辦權,成為業界焦點。如今,3G 門戶、3G 騰訊、新浪等知名網站不甘示后,紛紛在其無線互聯網門戶中開設 NBA 頻道,提供資訊、評論、圖文直播等繞開版權限制的相關服務,誓要在 NBA 手機直播市場中分一杯羹。
據中國移動的網關數據顯示,NBA 賽季到來時的直播數據,已占到幾家主流無線互聯網門戶流量的四分之一甚至更高。UCWEB 總裁雷軍近日也在其博客中撰文指出:09將是中國移動互聯網大發展的一年,預計活躍用戶的增長率將超過100%。據此估算,各網的 NBA 注冊用戶總量將輕松突破千萬大關。手機平臺以其便攜性、移動性等天然優勢,越來越受到年輕用戶群的追捧。
綜觀各家無線互聯網門戶站點提供的 NBA 直播服務,大多包括圖文賽況直播、論壇、資訊等常規內容,并無十分明顯的差異,僅在運營細節方面則有所區別。例如新浪的資訊稿源充足,特約稿件較多;3G 門戶在廣東地區有著超旺的人氣,其對賽事的報道風格也更貼近用戶;而空中官網的直播場次、頻度則明顯優于其他各網。總的來說,差異化服務的特點尚不夠鮮明,這將直接影響到無賽事直播時的用戶留存量。
對此,空中網副總裁李旸回應道,其在運維官網的過程中已充分注意到這一點,正在致力于突出 NBA 社區和游戲化特點。從今年的新賽季開始,空中網已嘗試引入夢幻 NBA 經理人手機版游戲,因其強烈的現場感和比賽參與感,這款游戲剛剛上線一個月,注冊用戶數已經超過10萬人。同時也因為玩家每天都需要上網更換自己的球員來進行交易,日均活躍用戶則超過6萬。這一數字雖然目前還無法與直播注冊用戶群相比擬,但借助 NBA 相關的娛樂型內容來改善用戶體驗,這無疑是留住用戶的王道。
用戶量作為互聯網行業盈利能力的決定性指標,這是造成 NBA 手機直播暗戰的深層原因。業內人士稱:“無線互聯網媒體特性開始顯現,其擁有的巨大流量也就有了價值轉換的可能。”手機用戶與網絡媒體用戶一樣,為了免費獲取自己需要的信息,可以忍受插入一定的廣告內容,這無疑為無線營銷砸開了新的金礦。換句話說,空中網依托于 NBA 強大的品牌,實際上對廣告主來說也是非常有吸引力的一個商務模型。NBA 無線官網的負責人稱,在過去一年中,空中網的廣告達成包括耐克、阿迪達斯等多個重量級合作,以及各類中國手機廠商和飲料廠商,都成為 NBA 的廣告主,僅從廣告上已基本實現對 NBA 投入的回收。
無線互聯網廣告與生俱來的個性化、分眾化、貼身、互動、實時、演示效果突出等精確營銷特點,吸引了包括諾基亞、寶馬、寶潔、戴爾和聯想等跨國公司,他們相繼在手機上做了很多廣告投放的嘗試,取得了顯著效果。相關調查顯示,2008年無線廣告市場約達到數億的規模,而到2009年,這一數字將可能達到現在互聯網廣告市場的規模,也就是50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