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潮集團高級副總裁王柏華接受《中國電子報》采訪
北京2008年11月28日電 /美通社亞洲/ -- 浪潮集團高級副總裁王柏華日前接受《中國電子報》采訪,暢談有關“軟件業務基礎平臺”的趨勢與發展。該報導經整理后節錄如下:
“中國移動、中石油、中石化、中國銀行、寶鋼、上汽、一汽等等,越來越多中國企業成為影響全球行業市場的重要力量。中國有巨大的行業市場,中國工業領域有巨大的企業信息化需求,如此巨大的行業信息化需求市場,應該孕育出強大的中國應用軟件產業。
SOA 帶來軟件工業化時代
在談如何做應用軟件之前,我想先說一個關于 IT 硬件領域的事實。很多人認為個人電腦時代的到來,是因為微軟和英特爾的推動。但其實很多人忽略了一個關鍵的問題,個人電腦之所以能成為一個產業,標志性的事件應該是1981年 IBM 推出了開放結構的個人計算機 (PC-XT),簡稱 PC 機。有了 XT 總線,也就是 IBMPC-XT 主板上的擴展插槽,復雜神秘封閉的計算機成為基于事實標準的開放式的系統,各種功能板卡和外圍設備才可以聚集全社會的力量,在一個標準下飛速發展;反過來這種發展也帶動主板以及主板上的 CPU、內存等高速發展和快速更新換代。也正是有了它,半導體產業才能有強大的需求拉動,摩爾定律才得以成立,計算機的性能才會打著滾地往上提升,更加人性化的操作系統才會出現,個人電腦才會進入家庭,進而推動網絡進入家庭,將人類社會快速地帶進信息時代。
可以說,IT 的硬件產業之所以可以如此快速地發展,完全得益于開放式結構和基于事實標準總線的架構。那么我們再來看看軟件產業領域,在用戶端,無論是在企業信息化還是在社會信息化市場,大家聽到最多的一個詞是‘信息孤島’,聽到的最多的問題是如何實現互聯互通,如何提升數據的智能化;在構建應用的開發端,大家聽到最多的問題是如何提升軟件開發的效率,如何滿足用戶需求,如何提高構建應用的成功率。軟件領域面臨的這些問題,在 SOA(面向服務的體系架構)出來以后就可以解決了。SOA 的核心是面向服務、模塊化、可復制化,可以說 SOA 就是軟件領域的‘PC-XT’。
業務基礎平臺是中國的軟件機會
在 SOA 的體系架構下,中國應用軟件如何做?國外軟件巨頭和中國軟件企業之間較大的差別是國外軟件企業最善于把需求通用化,所以他們做操作系統,做中間件,做數據庫,做通用應用軟件等等。中國軟件企業的較大軟肋是不善于把需求通用化、平臺化,所以盡管多年服務于中國信息化市場,有大量的行業資產,但是和國外巨頭相比,國內軟件企業的軟件還是不強不大,我們還是不太善于把行業資產進行固化、通用化和平臺化。這是兩者較大的區別。‘軟件業務基礎平臺’實際上就是應用軟件共性內容的抽象和提煉。它的作用主要有四個層面:一是向下屏蔽掉操作系統和數據庫,向上為業務模塊提供標準的插座,同時保證它們在底層的互聯互通,相當于城市的地下管網和計算機的主板;二是它還相當于信息大廈的基礎框架,蓋任何信息大廈,既不需要打地基,也不需要再澆筑基礎性的框架結構;三是它還可以提供通用的組件、構件,如整體木門、整體廚房、塑鋼門窗等等;四是它還可以為個性化的開發提供類似于數控機床的靈活的工具,極大地提高開發效率。
應該說‘軟件業務基礎平臺’是應用軟件領域的‘芯’,而且目前看來,國內軟件企業完全有能力打造出來。有了它,軟件企業自身將緩解高端人才缺乏的苦惱,快速地發展壯大;有了它,信息化將不再有孤島、群島,在未來的信息化進程中,軟件業務基礎平臺也將變成新時代的‘功臣’。
可喜的是,有些軟件企業開始認識到它的重要性,并且陸續推出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例如浪潮,用多年的積累推出了‘樓上’平臺,不但在自己內部得到了全面推廣、應用,而且在一些大企業和信息化比較超前的政府部門得到了應用,效果很明顯。假設國內的應用軟件市場規模是1000億元,60%是開發成本,有了開發平臺,就可以節省40%的成本,粗略估算下來,就是240億元。
期待產業攜手標準出臺
國家大力推動工業化與信息化融合,從戰略的高度為軟件產業的發展提供了非常好的契機,如何利用這些契機來做強中國的工業應用軟件呢?我覺得‘軟件業務基礎平臺’是很好的突破口。
但是,到目前為止,業界對于‘軟件業務基礎平臺’沒有一個統一命名,社會認知度也很低,如果企業的推廣成本很大,效果就會很差。以 ERP 為例,雖然很多人不知道它是哪幾個英文單詞的縮寫,甚至說不出中文學名的全稱,但大家都知道,那是企業管理要用的。另外,因為目前沒有統一的標準,大家都開始搞平臺,未來的信息系統就不是孤島的問題,而是會出現信息板塊和整體拆遷的問題。業務基礎平臺的開發是一個巨大的工程,國內軟件企業的家底還不是很殷實,好一點的,也只是剛夠填飽肚子,投入有限,難以做出大氣的東西來。
所以,我們希望首先給它起個權威的名字,廣而告之;同時由政府牽頭,多家企業參加,共同制定標準;國家加大資金支持力度,多家企業分工開發,形成合力;鼓勵中小軟件企業采用,形成產業鏈;鼓勵政府采購,形成市場拉動的良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