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16年12月5日電 /美通社/ -- 2016年對創業者而言是煎熬的一年,也是突進的一年。面對著大環境的冬天,廣大創業者又學到了些什么?12月4日,2016虎嗅F&M創新節舉辦,包括大姨嗎創始人兼CEO柴可、愛鮮蜂CEO張贏、瓜子二手車CEO楊浩涌在內的重磅嘉賓亮相創新節的圓桌論壇環節,圍繞著“創業者在冬天里學到的東西”的主題展開探討,現場碰撞出精彩的思維火花。柴可表示,在今年所有行業的經濟收入均呈下滑之勢時,只有一個行業呈現出兩位數的上升,那就是醫療。大姨嗎經過三年的研發,也將在明年推出智能家庭醫療設備。
“盡管寒冬對不同的投資人、不同的基金形勢及不同的創業者產生了不同的化學反應,但它依然是真實存在的。”柴可說,大姨嗎在經歷過風口浪尖后,在商業、用戶及企業層面均進行了思考。他認為,只考慮流量變現的創始人是沒有前途的,一百萬UV與PV毫無意義,有意義的是UV、PV背后的每一個鮮活的用戶個體。在知道用戶“是誰”之后再反推的商業模式才經得起市場的考驗。
在此前的2016洛客發布盛典及TEDxLujiazui 2016上,柴可均預告了其會在明年推出采用了FI-POCT系統(family intelligent point of care testing),即家庭智能即時檢驗系統的智能家庭醫療設備。在此次的圓桌論壇中,柴可也對其進軍這一領域的原因做出了解釋。他認為,在今年的經濟寒冬中,唯有一個行業卻煥發出勃勃生機,那就是醫療,而智能醫療器械的前景無疑將更加廣闊。“曾有投資人問我,做醫療會不會太‘重’了。對此我的回答是,我關注的是用戶,我的所有布局皆是因為用戶而布局。因此我會在把握用戶需求與用戶本質的基礎上找到商業模式的突破口。”柴可說。
在現場,柴可還對大姨嗎的“電商導向”予以了詮釋。他認為,購買行為是用戶的基本動作,但絕不能僅關注行為本身而忽略購買背后的屬性。大姨嗎一次又一次地深挖商品毛利潤,將衛生用品的毛利潤從以前的5%變成60%,這是其商業形態日益健康的關鍵所在。
他說,對創業者來說,“投資”是繞不開的話題。如果可以選擇,他會先拿戰略投資人的錢,再拿財務投資人的錢。因為戰略投資人會促使創業者的戰略布局更加完善。而在尋找新機遇的時候,一定要找準方向并進行極致的精細化管理。切忌在錯誤的方向上加速快跑。“醫療健康是很好的行業,歡迎更多伙伴加入其中。在經濟寒冬中,更要找到正確的行業做正確的事。”柴可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