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16年12月7日電 /美通社/ -- 12月6日上午,中荷奶業發展中心成立三周年慶典活動在京舉行,中心創始成員荷蘭皇家菲仕蘭公司、中國農業大學和荷蘭瓦赫寧根大學共同簽署下一個三年合作備忘錄,旨在通過乳業經驗交流和分享,進一步推廣“從牧場到餐桌”的全產業鏈安全、優質奶業生產模式,共同促進中國乳業生產力提升和中國乳品質量安全體系建設。
當天,荷蘭皇家菲仕蘭全球首席執行官魯樂夫(Roelof Joosten)與中國農業部總畜牧師王智才、中國奶業協會會長高鴻賓、荷蘭王國駐華使館臨時代辦 Andre Driessen、中國農業大學黨委書記姜沛民等嘉賓出席慶典。魯樂夫表示,未來三年,荷蘭皇家菲仕蘭將進一步支持中荷奶業發展中心的各項工作開展,持續促進荷蘭奶業考察、中荷奶業技術合作等多領域的協同發展。
“希望接下來中荷奶業發展中心能夠加大人才培養力度,擴大培訓影響力度,提高中荷合作奶業科研課題的成果產出和推廣,并將先進的知識和經驗在中國傳播得更遠,讓有更多的行業人士獲益于中心這一平臺,”魯樂夫說。
自2013年11月正式成立以來,中荷奶業發展中心在中荷奶業科技研究和創新、高層次人才培養、從業人員培訓、荷蘭奶業考察、技術中心(示范牧場)建設等方面都發揮了不可或缺的積極作用。目前中心啟動了一系列中荷合作奶業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課題。涉及飼草料生產加工、青貯加工、飼喂效率、規模化牧場經營效果、牧場管理和糞污無害化處理等領域。這些課題都著眼于幫助中國推動“從牧場到餐桌”的奶業質量安全體系建設,完善相關的關鍵環節,促進亟待攻關的重點技術領域發展。
荷蘭駐華使館臨時代辦 Andre Driessen 認為,中荷奶業發展中心在兩國政府的支持下,過去的三年里取得了喜人的成績。希望今后中心在中荷奶業合作方面進一步發揮紐帶和橋梁作用,為政府主管部門、企業、科研機構乃至所有行業從業人員搭建一個合作互助的平臺,將中荷科研成果和新技術傳播得更遠。
中國奶業協會會長高鴻賓表示,中荷奶業發展中心在過去的三年中的工作,為中荷奶業合作搭建了良好的平臺,也為中國的奶業國際科技合作工作做出了良好表率。
作為中荷奶業發展中心的主要執行方,中國農業大學黨委書記姜沛民強調,希望借鑒以往的經驗,未來與荷蘭瓦赫寧根大學建立更緊密的合作,在中荷雙方的共同努力下,獲得更多的政府和社會支持,為中國的奶業科研提供更好的創新平臺,整合中荷雙方的教育資源,為中國的奶業事業培養更多的優秀人才。
慶典當天,中心迎來了世界知名原奶和乳制品檢測檢驗機構荷蘭 Qlip 的加入。Qlip 是荷蘭、也是全球較大的乳制品檢測中心之一,是荷蘭唯一一家經過認證的第三方原奶檢測機構。至此,中荷奶業發展中心的合作伙伴已由三年前成立時的3家擴展至1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