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17年1月18日電 /美通社/ -- 1月18日,國內首家中高端人才職業發展平臺獵聘發布了《2016-2017年度人才回顧與趨勢展望報告》。在分析2016年四季度人才市場的供求特點的基礎上,報告對2016年全年的人才市場形勢進行了總結,并對2017年的招聘趨勢加以預測,以求為企業、職場人、相關從業人士和研究機構提供專業參考。
報告發現,在2016年四季度,人才供需情況總體好于2015年同期,但求職者對于跳槽最為謹慎。在行業人才需求方面,互聯網位列第一,機械制造排名第四,在傳統行業中相對靠前。受國家政策和行業升級的影響,機械制造行業的人才供需狀況正向平衡狀態發展;在地域分布上,該行業在長三角的人才吸引力大大超過同為行業重鎮的珠三角。
在2016年全年人才凈流入占比排名較高的Top20城市中,前三名均被環境優良、產業比較優勢突出的二線城市包攬,一線城市總體排名靠后。在2016年全行業人才流動方面,制藥醫療異軍突起,和互聯網、金融成為最能留住人才的三大行業。
2016年四季度各大行業企業發布職位的平均較高年薪均高于同年三季度,其中,服務外包行業的平均年薪增長最多,文教傳媒行業增長最少。
全年人才總體供不應求,三季度出現年度峰值
2016年四季度全行業TSI(TSI是Talent Shortage Index的縮寫,指人才緊缺指數,TSI=有效需求崗位數/求職人數。TSI>1,表示人才供不應求;TSI<1,表示人才供大于求。如果TSI上升,表示人才緊缺程度加劇)為1.30,同比增長8.33%,表明人才供需情況好于2015年同期。
從2015年到2016年這八個季度中,全行業TSI呈波浪狀變化,在2016年一季度跌至較低水平,為0.95,隨后穩步上升,在2016年三季度達到當年峰值,隨后在四季度下降到1.30。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6年10月、11月均延續了同年三季度以來國民經濟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的發展態勢,就業穩中有好仍是經濟運行的一大亮點,因而2016年四季度TSI同比有所上升。因12月是年尾歲末,受招聘淡季影響,2016年四季度TSI比上季度有所下降。
2016年12月,為2017年中國經濟定調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穩是主基調,穩是大局;保護企業家精神,支持企業家專心創新創業。可以預見,2017年企業端將釋放更多就業機會,招聘領域也會在穩定中良性發展。
2016年二季度求職最活躍,四季度職場人跳槽最謹慎
2016年四季度的求職活躍指數(當季登陸人數/2015-2016年間八季度平均登陸人數)為0.42,是過去兩年的較低水平,明顯受到年末招聘淡季的影響。
2016年一季度、二季度的求值活躍指數均高于2015年同期水平,該指數在2016年二季度達到過去兩年內的峰值1.47,說明這一時期求職行為最為活躍。2016年三、四季度求職活躍指數開始下降,意味著職場人在招聘淡季對于跳槽相當謹慎。
互聯網人才需求傲居第一,機械制造在傳統行業中相對靠前
在2016年四季度全行業人才需求占比排名中,互聯網位居第一,高達35.16%;位居第二、第三、第四的行業分別是金融、房地產、機械制造,其占比為15.57%、11.66%、6.48%。互聯網、金融跟社會創新、財富聚集高度相關,人才吸納能力極強;而房地產在近年來在全國一線及部分熱點二線城市的迅猛發展帶動了該行業的人才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機械制造行業的人才需求占比在傳統行業相對靠前,這跟國家政策扶持相關,也同該行業轉型、升級相關。
2016年上半年,國務院印發我國實施制造強國戰略第一個十年的行動綱領《中國制造2025》,強調制造業是立國之本、興國之器、強國之基,指出實施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建設、智能制造、工業強基、綠色制造、高端裝備創新等五項重大工程,實現長期制約制造業發展的關鍵共性技術突破,提升我國制造業的整體競爭力。
可以預見,未來的機械制造行業人才需求還會繼續在全行業排名處于相對靠前的位置,該行業對復合型技術人才的需求會更為迫切。
機械制造供求對比明顯改善,向平衡狀態靠近
在過去的兩年中,機械制造行業每個季度的TSI都小于1,整體處于人才供大于求的狀態。
2016年一季度,機械制造行業TSI跌入這兩年間的較低谷,為0.51,此后開始上升,在第三、第四季度均為0.8,創造過去兩年歷史較高紀錄,說明該行業人才供大于求的狀況逐漸向供求平衡的狀態靠近,行業供求對比在逐漸改善,這背后離不開該行業本身的良性發展。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6年10月,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7%;同年11月,裝備制造業增長10.5%,尤其重要的是,裝備制造業和高技術產業成為該月規模以上工業增速加快的主要力量,這說明工業轉型升級的態勢在增強。而制造業投資11月份增長8.4%,比10月加快了5.6個百分點。
由于機械制造領域一些細分行業依然存在產能過剩的問題,該領域的人才出現供大于求的局面還有待行業本身進一步優化和升級。
長三角對機械制造業人才更具吸引力,整體優于珠三角
在2016年全年機械制造人才凈流入占比排名較高的Top20城市中,寧波名列第一,人才凈流入占比(地區人才凈流入占比=該地區人才凈流入人數/該地區人才流動總人數×100%)為13.73%。
在這20個城市中,長三角的城市有11個(包括寧波、杭州、嘉興、常州、蘇州、上海、南通、南京、合肥、昆山、無錫),占據半壁江山;珠三角的城市有3個(東莞、深圳、惠州)。珠三角其他機械制造重鎮排名相對靠后,例如,佛山和廣州名列第21、28名,人才凈流占比為-8.27%、-11.29%。同為機械制造重鎮,長三角的人才吸引力大大強于珠三角。
作為老工業基地的東北地區,沒有一個城市躋身Top20之列,沈陽機械制造人才凈流入率為-14.32%;大連為-18.80%;長春為-19.02%,分別位列第29、30、31,可見東北該行業人才流失嚴重,東北地區的工業振興依然任重道遠。
2016年前三季度,國內一線及部分二線熱點城市房價飆升,華為總裁任正非、格力電器董事長兼總裁董明珠、福耀玻璃集團董事長曹德旺等知名制造業企業家紛紛表示中國制造業頂著巨大壓力,將矛頭指向高房價/租、高稅收以及不斷上漲的生產要素成本。
2016年12月下旬,商務部新聞發言人表示,中國確實有一部分制造業企業面臨成本上升、面臨困境的問題,但是在不斷地改善。2016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2017年將大力提振實體經濟,在降低企業成本方面,要加大減稅、降費、降低要素成本等工作力度,降低企業各類交易成本,特別是制度性交易成本。因而,2017年機械制造行業或將迎來全新發展。
霧霾正在驅趕人才,環境好、產業好的二線城市最能吸引人才
在2016年全年人才凈流入占比排名Top20的城市中,前三名為杭州、長沙、武漢所包攬,其占比為8.90%、4.28%、4.23%。而這三個城市的共同特點是均系省會城市,宜居,霧霾少;產業比較優勢突出:杭州和武漢的互聯網、金融行業較為發達,而長沙的娛樂傳媒產業則獨樹一幟。
在這20個城市中,傳統一線城市排名相對靠后,深圳位列第四,人才凈流入率為4.00%;上海排第五,為3.43%;北京位列第九,為2.02%;廣州排第20位,為-0.69%,是一線城市中唯一人才凈流入占比為負數的城市。值得注意的是,二三線東部及南方沿海城市上榜居多,這些城市多為經濟發達而霧霾較少的地區。
北京向來是霧霾多發區,近年來像西安這樣的北方城市大多也未能幸免,這兩個榜上僅有的北方城市人才凈流入占比排名相對靠后,西安排第11位,占比為1.61%。在2016年,像成都這樣以宜居著稱的城市也被霧霾侵襲,排名也相對靠后,占比為3.37%,位列第六。
從這類排名來看,一線城市已不再是最能留住人才的城市,房價合適、氣候宜居且有發展前景的二三線城市更能吸引人才,這些人才的選擇綜合了工作機會和生活質量因素,更加理性和務實。
互聯網、金融是留人香餑餑,制藥醫療異軍突起
在2016年全國人才凈流入行業分布(行業人才凈流入占比=該行業人才凈流入人數/該行業人才流動總人數×100%)方面,互聯網、金融和制藥醫療成為僅有的占比保持正數的三個行業,分別為7.43%、5.27%、3.42%。
互聯網和金融業態發展良好,人才需求旺盛,留人能力領跑全行業毫無懸念,而2016年制藥醫療行業異軍突起,成為黑馬,說明國家、全民對醫療、健康問題的重視,尤其是互聯網醫療的崛起,大大促進了制藥醫療行業的發展。
此外,其余行業的人才凈流入占比均為負值,說明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人才流失問題。其中,機械制造行業人才凈流入占比為-5.34%,表明從該行業流出的人才比例高于流入該行業的人才比例。
各大行業年薪看漲,金融企業發布薪資較高
在2016年四季度企業發布職位的較高平均年薪排名中,金融行業位居第一,為24.95萬元;房地產和互聯網行業位居第二和第三,為21.02萬元和20.95萬元。
機械制造行業該季度的企業發布職位平均較高年薪相對較低,為16.33萬元,位列第九;文教傳媒以14.80萬元的平均年薪墊底。
金融、互聯網、房地產行業本身與財富、創業、投資和剛需緊密相關,涉及商業利潤較多,薪水也隨之水漲船高。機械制造具有行業轉型的困難和壓力,因而薪水相對較低。文教傳媒行業較多涉及精神層面,并不完全以盈利為目的,其中傳媒行業也面臨轉型挑戰,不易成為高薪行業。
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四季度各行業的平均較高年薪均高于同年三季度,這與2016年10、11月經濟形勢整體穩中向好以及近期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上漲相關。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6年11月CPI環比上漲0.1%,同比上漲2.3%;
在全行業中,服務外包四季度平均較高年薪增長最多,比2015年同期增加了2.66萬元;其次是房地產行業,增加了2.61萬元;貿易物流行業年薪增長最少,僅增0.91萬元;其次是能源化工行業,增長了1.20萬元;再次是機械制造行業,增長了1.26萬元。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最受企業歡迎,工商管理類專業較為吃香
在2016年四季度最受企業歡迎的專業排名(即企業下載簡歷中某專業的占比排名)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以5.39%的占比位居第一位,與其他專業的占比差距明顯。會計學、工商管理、市場營銷名列第二、第三、第四,其占比分別為3.68%、3.52%、3.31%。
與機械制造行業直接相關的機械制造及自動化專業位列第八,占比為1.78%。
當前,“互聯網+”的蓬勃發展,促進了對計算機類專業的需求。同時,各個行業幾乎不可或缺的會計、工商管理和市場營銷的工商管理類專業也受到企業的歡迎,說明企業的市場化程度進一步深化。
隨著國民經濟的平穩發展以及各種政策利好,職場人在2017年將面臨更多的工作機會選擇,也會隨著人生閱歷的豐富而在擇業方面更加理性。在一個良性發展的大環境中,人才流動的活躍度將給不同的城市和行業帶來新的生命力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