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DAQ: GSOL) 攜......" />
中國廣州2017年3月23日電 /美通社/ -- 由環球資源Global Sources Ltd. (NASDAQ: GSOL) 攜手旗下領先商業管理媒體《世界經理人》聯合舉辦、國際第三方檢測認證機構德國萊茵TUV集團(以下簡稱“TUV萊茵”)提供特別支持的“領跑中國智造 -- 智勝未來出口系列論壇”走進外貿強市廣州,聚焦全球工業4.0智能化趨勢下的中國“智”造,探討新經濟形勢下中國出口企業的變革創新,為眾多外貿出口企業把握商機,領跑“中國智造”指引方向。
論壇上,環球資源電子組總裁黃譚偉、TUV萊茵大中華區電子電氣產品服務技術支持與研發總經理羅黎、卡內基廣州分公司總經理張仕澤等嘉賓發表主題演講,就如何領跑中國智造、從電商需求解讀2017年市場變化、創新力突破發展瓶頸等話題,為與會者提供翔實的信息和切實可行的方法,助力中國出口企業突破創新瓶頸,在國際競爭中提升競爭力。
“互聯網+”趨勢下中國制造面臨新變革
隨著中國提出由制造業大國向制造業強國轉變的百年目標,“中國制造”開始向“中國質造”與“中國智造”大步邁進。“中國制造2025”戰略指出,必須依靠創新驅動,推廣“智能制造”,增強“互聯網+”模式,實現從“制造”向“智造”的新突破。
與發達制造國家相比,中國制造業基礎相對較弱,但互聯網應用和創新卻更有優勢。加快互聯網技術應用,將有效改造提升傳統制造業。2016年夏季達沃斯論壇期間曾提出“中國制造2025”和“互聯網+”是不可分割的,要使中國制造向智能化的方向發展,必須依靠互聯網,依靠云計算,依靠大數據,這樣才能使中國200多項產量占世界第一的工業產品能夠躍上新的水平。
論壇上,TUV萊茵大中華區電子電氣產品服務技術支持與研發總經理羅黎聚焦“互聯網+”,發表了題為“從電商需求解讀2017年市場變化”的主題演講,他以跨境電商平臺熱銷的平衡車和手機電池為例,分析產品投入制造后如何通過第三方檢測來分析總結改進,幫助制造企業提高產品品質,提升消費者體驗的滿意度。以第三方的視角,結合過往一年與國內外電商和零售商合作的經驗,從提高產品品質和關注消費者使用感受這兩個方面進行了分析總結,同時對2017年的市場方向進行了展望。
外貿復蘇 “中國制造”突破創新瓶頸
OECD(經合組織)領先指標連續7個月回升,全球經濟政策不確定性指數明顯回落,2月摩根大通全球制造業 PMI 創近三年新高,美歐經濟意外指數指示經濟向好。2017年第一季度,各種接踵而來的好消息,讓外貿企業看到了全球經濟復蘇的曙光。
環球資源電子組總裁黃譚偉表示:“隨著互聯網的飛速發展和全球貿易的變化,制造業的環境在悄然改變,銷售渠道也發生了改變。人們的消費需求開始追求個性、創新和多變,但與此同時,供應商卻面臨著生產成本上漲、人才短缺、創新不足、匯率波動等多重挑戰,其中,提升企業創新能力成為應對新挑戰的核心。”
黃譚偉為與會企業提供了創新方向和思路的可行建議。他認為,外貿出口企業可以從創新產品、兼顧多種渠道和多種不同類型買家、O2O線上線下相結合的高效推廣等三個角度著手。其中,在創新產品方面,市場情報/大數據分析、消費者反饋、B2B買家反饋、企業內部信息等都能為企業找準創新方向提供指引;渠道方面,企業需要將B2B與B2C兩種外貿銷售渠道融會貫通,而B2C企業可以在定價、企業網站、競價排名、持續推廣等環節與轉銷商合作;同時,通過參加展會、B2B外貿網站、B2C跨境電商平臺、線下活動等,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進行高效推廣。
羅黎表示,中國制造企業在產品、服務和模式上突破創新瓶頸首先需要從內部突破思維瓶頸和架構瓶頸。中國制造企業的創新大多是適應市場的變化,為了能夠迅速高效地針對市場變化進行企業內部的相應調整,首先需要在企業內部營造出一種勇于突破,勇于挑戰的氛圍;其次在架構上,管理的扁平化和項目組負責制可以迅速調配企業內部資源,集中優勢兵力重點突破。
針對中國制造企業突破創新瓶頸的方法,張仕澤指出,要懂得放下舊有的思維,才能看到更遠的未來,能夠有效快速幫助企業從一個成功到下一個成功的較快方法就是不斷學習。
在之后進行的智慧分享環節中,環球資源行業總經理許乃強、羅黎、張仕澤等嘉賓,與來自外貿企業精英代表一起,從專業經驗角度共同探討如何做好產品創新和營銷創新,在全球貿易復蘇的情況下搶得市場先機。
與會嘉賓指出,在“中國制造”享譽世界,“中國智造”借助科技的力量不斷創新發展的同時,加強“中國質造”的實力,提升產品質量水平,是實現“中國智造”的重要保障。
“作為一家國際領先的技術服務供應商,TUV萊茵積極參與各國多行業的標準規范和制定工作,對標準的要求有著深刻的理解和認知,”羅黎說,“我們能夠幫助客戶及時了解國際市場的變化,在國際競爭中打破國外貿易壁壘,樹立中國制造、中國質量的良好形象,更快速地將優質的產品推向全球,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