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17年4月19日電 /美通社/ -- 今年是百特將腹膜透析療法引入中國的第25周年。在3月底,由國際腹膜透析學會(ISPD)授權、中華醫學會和中華醫學會腎臟病學分會主辦的第八屆國際腹膜透析大會亞太分會上,百特腎科隆重亮相大會,并分享了25年來在推進中國腹透事業發展上的積極探索。
腹膜透析治療是被廣泛認可的治療終末期腎臟疾病的適宜技術,是一項安全、有效且極具衛生經濟價值的治療技術。百特中國腹膜透析業務全國銷售總監秦文利表示:“經過我們的不懈努力,如今它正讓越來越多的中國終末期腎臟病患者獲益。今后,我們仍將繼續堅持‘以患者為中心’的宗旨,持續助力推進中國腎科醫療水平的發展,幫助更多終末期腎臟病患者抗擊疾病、回歸正常社會生活、活出精彩人生!”
第八屆國際腹膜透析大會旨在進一步推動全球腹膜透析領域的交流與合作。此次亞太分會圍繞腹膜透析基礎研究、臨床實踐與質量改進、患者教育、職業發展、腹透管理、相關政策及經濟學研究等熱點問題舉辦專題論壇,并邀請國內外知名腹透專家學者參加。百特全球高級醫學總監 James Sloand 博士、百特亞太區醫學總監 Mark Marshall 博士和百特大中華區醫學總監姚強博士受邀就“對美國‘打包支付政策’的思考”、“亞太地區腹透學術研究回顧”、“緊急起始腹膜透析”等主題發表了學術演講。
百特大中華區總裁徐潤紅女士表示:“百特根植中國近三十年來,屢創行業之先,腹膜透析、血液透析、連續性腎臟替代治療等創新技術和療法,均由百特首次將其引入中國市場。但我們從未止步于此,而是秉持‘拯救并延續生命’的企業使命,積極擴大患者的醫療可及性,提升患者享有的醫療水平,并進一步完善患者治療服務和公益支持體系,為患者的生命和生活質量做出有意義的貢獻。”
1992年,百特首次將腹膜透析療法引入中國,開創了終末期腎臟病患者居家治療的先河。百特作為腎臟病治療領域的領先企業,四分之一世紀以來,始終不遺余力地推廣腹膜透析治療,致力于通過加強本土研發和產能與加快先進產品引進的雙引擎戰略提高腎臟病患者的醫療可及性;同時從產品質量保障、腹透服務模式創新等入手,提高腹透診療服務的整體質量;并與政府及第三方機構展開廣泛合作,提高慢性腎病科學防治的認知度,降低患者治療的經濟與心理負擔。
在提高醫療可及性上,百特不僅率先將先進的腹透創新技術和療法引入中國,更是持續投資、深耕中國腹透市場,以推動腹透治療在中國的長足發展。2012年,百特支持衛計委醫管所開展“天使展翼”項目(即“終末期腎病患者腹膜透析治療可及性及其基層管理模式探索項目”),探索基層腹透治療及配送方案,幫助建立適合我國國情和患者治療需要的腹透治療體系。2013年,百特成立蘇州研發中心,培養本土創新人才,加快本土研發進程。2014年,百特在中國增資擴大腹膜透析液產能,滿足不斷增長的腹透需求。
在提升腎臟疾病認知水平方面,百特積極與慈善組織合作,在全國范圍內搭建疾病認知和患者關愛網絡。早在2001年,百特成立腹透患者關愛系統就正式上線,提供包括患者關愛熱線、腹透自由行、送貨上門等一系列獨特的優質服務。2012年,百特支持中國宋慶齡基金會推出“橙心關愛 - 慢性腎臟病患者教育”公益項目,以不斷提升社會大眾對于慢性腎臟病,尤其是終末期腎臟病及其治療的認知水平和重視程度,提升慢性腎臟病患者的生活質量,幫助他們以積極的心態、科學的治療回歸正常生活,享受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