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垣曲縣2017年5月2日電 /美通社/ -- 全球廚衛經典品牌科勒KOHLER攜手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將其對人類生態環境的關愛與環保理念帶到了山西省垣曲縣。4月28日,第七個“科勒林”在山西省垣曲縣正式開林,山西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理事長、山西省希望工程辦公室主任李增建,科勒中國華北區銷售總監付書清,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事業部項目官員李昊陽,中共垣曲縣委常委、政法委書記王堅,垣曲縣歷山鎮黨委書記趙建剛,垣曲縣歷山鎮政府鎮長張志剛,共青團垣曲縣委書記馮帥出席儀式并參加植樹活動。
垣曲縣位于山西南部,運城市北域,國土面積1620平方公里,其中97.2萬面積為山地竹林。垣曲縣總人口為23萬,農業人口占據了16萬。位于垣曲縣歷山的這座“科勒林”將覆蓋200畝土地,總植樹量2萬棵左右,其中60%以上為生態林。這片“科勒林”自今年3月份啟動實施起,目前已經完成植樹1萬余棵。
科勒作為衛浴行業第一個與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合作的企業,在2010年便攜手展開“共建科勒林,感恩母親河”項目,致力于加強以黃河、長江上中游地區、風沙區、草原區為重點的生態環境建設,目標植樹100萬棵。迄今為止,科勒已先后在河北衡水、陜西榆林、云南昆明晉寧、寧夏自治區中寧縣、山東省東阿縣、江西省上高縣共植樹30多萬棵。今次選址垣曲歷山,是因為其作為山西省扶貧開發重點對象,始終堅持生態文明的建設,更是把生態建設和旅游相結合,切實提高當地人民的經濟生活水平。科勒希望通過植樹造林,有效改善我們母親河流域的生態環境,積極推動國家生態建設。
具有140多年歷史的科勒公司,在創立之初便是“企業社會責任”的實踐者和傳播者。科勒公司第二代領導人Mr. Walter J. Kohler曾說:“一些我們所謂‘免費的物品’,諸如陽光和新鮮空氣,實際上要比大多數經濟商品更具有價值。”追溯至1913年,科勒在美國威斯康新建立了500英畝的自然保護區;這一行動在極大程度上保存了這一地區數百種野生動植物,濕地與河流。如今,全球森林已經減少了一半,而中國人均森林儲蓄量又列于世界較低的國家之一(世界人均擁有森林蓄積量為71.8立方米,而中國人均森林蓄積量僅為8.6立方米)。大量砍伐樹木造成的水土流失,對全球生態和經濟環境都造成了嚴重影響,尤其是中華文明的發源地長江、黃河流域的生態環境更是受到巨大的威脅。基于科勒一直以來對于大自然的熱愛,以及對于“可持續發展”理念的堅持,科勒決定全心投入保護母親河項目中去,并且在全行業起到優秀的表率作用,動員大家積極投身生態環境保護建設中來。
除了生態環保,科勒公司的Stewardship項目還長期幫助另外三個重要領域的公益項目 -- 健康與福利、教育、人文藝術。2016年,科勒“希望廚房”入駐四川省龍泉學校雞坪村小,希望讓農村地區學生都吃上干凈又營養的餐食;2014年,科勒通過多種形式支持,為智障以及精障人士提供免費的藝術潛能開發課程的公益組織“WABC無障礙藝途”;2013年,科勒與仁人家園(Habitat)合作,致力消除世上的貧乏居住環境及無家可歸的情況,并積極以行動及提高意識達至提供適當住屋的目標。
科勒公司將一如既往地以低碳環保作為可持續優雅生活的精髓,踐行包括建立“科勒林”在內的一系列保護環境的舉措,以實際行動力爭減少環境足跡,爭取在2035年實現環境足跡為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