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2017年6月26日電 /美通社/ -- 埃森哲(紐交所代碼:ACN)最新研究顯示,通過轉變工作方式以及開拓新的價值和增長源,人工智能到2035年有望拉動中國經濟年增長率,從6.3%提速至7.9%。
這份名為《人工智能:助力中國經濟增長》的報告深入研究了人工智能技術對中國經濟的影響。根據埃森哲與經濟學前沿公司聯合開展的建模分析,當人工智能作為一項全新的生產要素,而不只是生產率增強工具,將有潛力為中國經濟帶來巨大的增長機遇。
該研究將2035年中國經濟規模作為基準情境(即按當前條件發展下的預期經濟增長量),與人工智能效應情境(即人工智能獲充分應用下的預期經濟增長量)加以對比。埃森哲發現,作為全新的生產要素,人工智能有潛力將2035年的中國經濟總增加值提升7.111萬億美元。報告還發現,得益于人工智能幫助員工更有效地利用時間,到2035年,人工智能有望推動中國勞動生產率提高27%。
埃森哲大中華區主席莊泉娘(Chuan Neo Chong)表示:“中國已在人工智能領域取得了巨大進展。我們的研究顯示,人工智能有潛力提振中國當前放緩的經濟增長。當然,和任何推動變革的技術一樣,我們應當正視人工智能所帶來的挑戰和風險。各利益相關方應當在智力、技術、政治、道德和社會等各方面做好準備,迎接人工智能引領的未來。”
報告發現,人工智能可以通過三種方式激發經濟增長。第一,它創造了一種新的虛擬勞動力,能夠解決需要適應性和敏捷性的復雜任務。我們稱其為“智能自動化”,以區別于傳統的自動化解決方案;第二,人工智能對現有勞動力和實物資產將進行有力的補充和提升,提升員工能力,提高資本效率;第三,人工智能的普及,將推動多行業的相關創新,提高全要素生產率,開辟嶄新的經濟增長空間。
基于人工智能對中國經濟整體影響的模擬分析,并結合行業規模數據,埃森哲進一步解讀了人工智能對中國15個行業可能帶來的經濟影響。研究顯示,制造業、農林漁業、批發和零售業將成為從人工智能應用中獲益最多的三個行業。到2035年,人工智能將推動這三大行業的年增長率分別提升2%、1.8%和1.7%。
埃森哲大中華區信息技術服務總裁陳笑冰表示:“人工智能將改變中國各行業的未來。要想充分發揮它的潛力,企業領導者需要將人工智能納入到其發展戰略中,這意味著企業需要調整公司結構以充分應用人工智能,并更為創新地思考其運營和商業模式。歸根結底,企業需要從采用新的工作方式,向開辟新的業務領域轉變。”
為了充分開啟人工智能激發中國經濟增長并振興產業的潛能,埃森哲建議中國的決策制定者和商業領袖采取如下措施:
如需下載《人工智能:助力中國經濟增長》報告全文,可登陸:https://www.accenture.com/cn-zh/insight-artificial-intelligence-china。
關于埃森哲
埃森哲公司注冊成立于愛爾蘭,是一家全球領先的專業服務公司,為客戶提供戰略、咨詢、數字、技術和運營服務及解決方案。我們立足商業與技術的前沿,業務涵蓋40多個行業,以及企業日常運營部門的各個職能。憑借獨特的業內經驗與專業技能,以及翹楚全球的交付網絡,我們幫助客戶提升績效,并為利益相關方持續創造價值。埃森哲是《財富》全球500強企業之一,目前擁有約41.1萬名員工,服務于120多個國家的客戶。我們致力驅動創新,從而改善人們工作和生活的方式。
埃森哲在大中華區開展業務30年,擁有一支約1萬5千人的員工隊伍,分布于北京、上海、大連、成都、廣州、深圳、香港和臺北。在新常態時代,我們將更創新地參與商業和技術生態圈的建設,幫助中國企業和政府把握數字化力量,通過制定戰略、優化流程、集成系統、部署云計算等實現轉型,提升全球競爭力,從而立足中國、贏在全球。
詳細信息,敬請訪問埃森哲公司主頁 www.accenture.com以及埃森哲大中華區主頁 www.accentur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