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17年7月7日電 /美通社/ -- SWIFT于7月6日宣布,再有22家全球性銀行加入區塊鏈概念驗證(PoC),以驗證該項技術能否幫助銀行實時稽核其在跨境代理行的己方賬戶。該PoC 屬于SWIFT gpi(全球支付創新)這一跨境支付新服務的一部分。
近期加入PoC的銀行包括:荷蘭銀行、南非聯合銀行、西班牙畢爾巴鄂比斯開銀行、桑坦德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民生銀行、德國商業銀行、德意志銀行、奧地利第一儲蓄銀行、第一蘭德銀行、意大利聯合圣保羅銀行、摩根大通銀行、勞埃德銀行、馬士禮格銀行、南非萊利銀行、荷蘭合作銀行、法國興業銀行、南非標準銀行、渣打銀行、三井住友銀行、意大利裕信銀行和西太平洋銀行。
上述銀行將測試和驗證PoC的區塊鏈應用。目前,SWIFT和今年早些時候啟動PoC的6家創始銀行正開發該應用。上述22家銀行將獨立于創始銀行開展工作。它們將組成驗證小組,進一步測試該應用并評估該項技術的表現情況和擴容能力。
SWIFT的銀行業市場和SWIFT gpi負責人Wim Raymaekers表示:“合作是創新的基石。這個新的銀行群體讓我們能夠極大擴展區塊鏈應用多邊測試的范圍,從而相當程度增加結論的可信度。我們熱烈歡迎新銀行加入,并期盼它們提出寶貴意見。”
2017年1月啟動的PoC旨在幫助銀行克服在監察和管理國際己方賬戶中遇到的重大挑戰,這對促進跨境支付至關重要。目前,由于缺乏日間賬戶報告,銀行無法實時監察自身的賬戶頭寸。因此,PoC認識到銀行必須收到實時流動性數據,才能在整個營業日內有效管理資金。PoC本質上立足于SWIFT近期公布的日間流動性管理標準和規則。
“中國民生銀行很高興與SWIFT一道參與DLT概念驗證。我們希望通過SWIFT gpi項目的實施提高跨境支付的便利度,改善客戶體驗。分布式簿記技術讓銀行有機會實時稽核在代理行的己方賬戶,并管理整個營業日的資金狀況。我們非常感謝有機會參與概念驗證(PoC)項目,并真誠希望見證DLT能取得積極的成果。”- 中國民生銀行交易銀行部副總經理徐捷博士。
SWIFT的SWIFTLab和UX部研發負責人Damien Vanderveken指出:“PoC顯然能產生潛在業務收益。如果銀行能夠實時管理自身的己方賬戶流動性,便能夠準確衡量各個賬戶在某個確定時點需要多少資金,最終幫助銀行釋放大量資金用于其他投資。”
在開發PoC的過程中,SWIFT利用近期發布的超級賬本[i] Fabric v1.0技術,并將其與SWIFT的傳統核心優勢相結合,以確保己方/對方賬戶相關的所有信息保持私密,僅供賬戶所有人及其代理行合作伙伴查看。PoC應用將在封閉的用戶組環境中使用私人區塊鏈,并采用特定用戶資料及嚴格的數據控制。用戶特權和數據訪問也將受到嚴格管控。
接下來,PoC區塊鏈應用將經歷兩個月的測試,結果預定將在9月份公布,并在10月份的多倫多Sibos大會向全球分享。
該PoC 屬于SWIFT gpi(全球支付創新)這一跨境支付新服務的一部分。這一新服務通過實時跟蹤支付,快速入賬以及提供當日處理狀態,從而給跨境支付行業帶來革命。自2017年1月推出后,20家全球交易銀行已開始使用或實施SWIFT gpi服務,另外50多家銀行也在積極準備實施。想要了解更多信息,請訪問swift.com/gp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