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2017年8月1日電 /美通社/ -- 7月的尾巴,正是全國高溫天氣來襲之時。平安產險深圳分公司記錄了23歲查勘員趙環宇的一天,在深圳的烈日下,趙環宇成為穿梭城市的“Running Man”。這一天,和趙環宇一起出發,親身體驗一個普通平安人的一天。
早上7點半,趙環宇駕車出發開始一天的工作。和很多90后一樣,他在22歲之前有過很多“短暫”的標簽:外賣校園BD、兼職模特、校園貼吧吧主……離開校園后,他找到了新的身份標簽 -- 平安產險查勘員。
按照工作排班表,今天是他上的第三個全天班。將車開到了合作修理廠,趙環宇說:“為了較快抵達事故現場,我們就在片區中心點等候,去哪兒都能快速反應?!?/p>
正說著話,趙環宇的電話就響了,月亮灣大道上兩輛大貨車發生了追尾。趙環宇立即與事故司機取得聯系,一邊電話確認具體位置,一邊開車趕赴現場。不到十分鐘,趙環宇就趕到現場。簡單詢問之后,趙環宇對停在旁的兩輛大貨車進行了查勘。
趙環宇的車后座有一箱礦泉水,他說,這水是給事故車主們喝的,天氣太熱,大家一出事故心情肯定就煩躁,喝點水情緒也能穩定一些。所以每次到現場,趙環宇都會一邊給司機們遞水一邊了解情況。
從接到電話到處理完拍照、事故雙方簽字,前后不過20分鐘。拍照間隙,兩位貨車司機師傅還聊起了天,“這天氣太熱了,我今天特別忙,還趕著去給下一單生意送貨呢。”“是啊,我今天也是事情多,幸好這保險速度真快!”“平安的效率高,我一直接受他們的服務,很快的”。聽到司機們的聊天,趙環宇笑了笑沒多說,只是手上的動作更快了。
“雙方簽完字就可以離開了,后續的事可以繼續聯系我,路上小心。”趙環宇對雙方車主說道。處理完事故后,記錄上報對于整個案件來說是很關鍵的一步,這也意味著查勘員是整個案件的“第一責任人”?;氐杰嚿?,趙環宇立馬拿出電腦對案件經過和結果進行了記錄。
剛處理完貨車司機的案子,趙環宇又接到了新的任務,一輛標的車在掉頭的時候沒有注意后方來車,發生了碰撞。趕到現場的趙環宇對車輛進行拍照、鑒定取證,然后在現場做了一個分開支付。這樣的處理方式下,兩方司機可以不接觸,后續問題可以通過查勘員直接溝通。
為什么采取這樣的處理方式?
趙環宇解釋道,分開支付的意思就是由保險公司直接賠付到第三者賬戶上,通常在雙方都是個人車主時這樣操作。這樣,在碰上司機之間發生了不愉快的情況時,查勘員們采取分開處理的方式,減少沖突,避免事件惡化。在趕回中心點的路上,趙環宇說,出行被打亂、事故后對方司機的態度等都會引起車主煩躁。這時候我們除了要安撫他們的情緒,選擇什么樣的處理手段也很關鍵。
中午,即使吃飯時,趙環宇也一直盯著手機,復查著上午查勘過的案子,也以免錯過了坐席的電話派工。吃完飯回到車里,趙環宇的手機又響了。文華路一輛貨車因為被路旁的樹干阻擋撞上了路邊圍欄。趙環宇判斷車輛應該無法繼續駕駛,于是立刻同時聯系了拖車趕往現場。僅花六分鐘到達現場后,趙環宇一邊拍照取證一邊安撫著司機情緒。發生事故的路段是單車道,處理完案件之后,趙環宇還幫著疏散了交通。趙環宇介紹到,車主們也可以多渠道報案,自主完成理賠操作。而且,現在南山區被細分成了13個小網格,每個查勘員都在自己的網格中心點等待,無論你在南山哪個地方發生事故,離你最近的平安查勘員就會以較快的速度趕過去。
不知不覺天色已黑。從早上6點起床到晚上8點,連續接了十余個案子的趙環宇也有了些倦意。他不好意思地說,昨天晚上臨下班還接了兩個報案,忙到十一點多才回家,實在有點困了。工作中的壓力、艱苦與辛酸,恐怕只有身在其中方能體會。在23歲的哈爾濱小伙趙環宇看來,不到一年的現場經驗、1000多起事故查勘,這些車輪碾過的里程是他的勛章。晚上8點,趙環宇準備和夜班的小伙伴交車,他的一天結束了,另一位平安查勘員的一天才剛剛開始。
做查勘理賠有樂趣嗎?
對于這個問題,趙環宇笑了:“當然!對于我來說,因為每天都接觸到不同的人,能直觀的感受到不同類型的人在不同狀態下的行為、語言,也慢慢學會了如何與每一類人相處,改善自己。平安產險也給了我很多機會,去做一些曾經不敢做不會做的事。”
他的一天,也是全國各地眾多平安查勘員的一天;
他的汗水,也是這些查勘員正在流的汗水。
通過他們,才有了千千萬萬用戶對平安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