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17年9月1日電 /美通社/ -- 9月1日在上海閉幕的第十六屆中國國際化工展上傳來好消息,中國化工行業巨頭中化國際在高端精細化工品研發上取得技術突破,為中國化工企業打破該領域美日等國的長期壟斷、邁入高附加值的全球電子化學品供應商行列奠定了基礎。
邁入高附加值的全球電子化學品供應商
這次化工展上,中化國際首次亮出了兩個月前剛通過實驗室驗證的精細化工最新研發成果:導電布、半導體封裝化學品和電鍍銅添加劑。這三樣小小的電子化學品對于中國化工行業、半導體行業乃至國防、航天有著重要的意義。
以半導體封裝化學品和電鍍銅添加劑為例,它們是制作智能手機芯片等產品的重要化工原材料。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世界半導體行業正經歷井噴式的發展,然而中國的半導體行業受制于半導體化學品材料技術的落后,仍處于起步階段。當前國產手機半導體高端電鍍銅添加劑和后段封裝鍍錫化學品均使用國外產品,價格高,且技術被國外少數企業壟斷。
中化國際CTO陳寶樹博士在化工展上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中化國際近日開發出的半導體封裝全制程產品和電鍍銅添加劑,產品性能可與世界頂尖產品相媲美,且成本上更具優勢。在大規模量產投入商用后,可實現手機芯片關鍵技術的國產化,符合國家提出的重點材料國產化發展的方向。”
再以導電布(電磁屏蔽材料)為例,它應用于大到國防航空航天的設備屏蔽,小到防輻射工裝、孕婦裝、屏蔽手套等民用防輻射領域。導電布的市場如此龐大,但目前高端的產品均來自于德國美國和日本,即使是低端產品國內工廠也很少生產,而且存在結合力不佳、一經水洗就沒有屏蔽效果的問題。
中化國際創新中心所開發的導電布全制程化學品,是中國精細化工行業的另一項突破性技術。它電阻值、信號屏蔽性等性能優異,尤其是結合力指標完全達到國外產品的水平。
電子化學品是電子材料與精細化工相結合的高新技術產品,被譽為“電子制造業的血液”。縱覽化工行業產業鏈,電子化學品離終端用戶最近,直接為客戶提供技術上的需求,產業附加值較高,但是技術門檻也很高。一個使用在電腦和智能手機上的晶圓級半導體芯片的鍍層工藝配方,從初始研究到商業化量產,往往要經歷科技團隊數百次的調試,還有客戶端不斷的測試,有著極高的行業壁壘,目前國際上的主要供應商是德國和美國公司。
中化國際在國際化工展上亮出的最新研發品,顯示出中化國際對該領域電子化學品系列產品的重視,并將逐步進入高附加值全球電子化學品供應鏈。
化工新材料研發破技術壁壘 大幅降低高污企業轉型成本
除了電子化學品外,這次國際化工展中化國際科技創新中心還展出了擁有核心專利技術的“疏水性膜材料”,也是國內唯一具備在水中脫氨氮、脫氧、脫二氧化碳能力的高性能材料。我國化工新材料技術研發正逐步突破技術壁壘,中國自主研發的高性能膜材料價格美好,將大大降低中國高耗能重污染企業在“節能減排”上昂貴的投入。
當前,中國政府倡導節能環保,很多高耗能高污染行業正積極尋找節能減排、三廢處理的新方法。膜接觸器這種化工新材料領域的新興產品,應用于水中脫氨氮、脫氧、脫二氧化碳等領域,可以替代傳統的真空除氧塔、蒸氨塔等高耗能設備,具有技術先進、節能環保、脫除率高、投資成本及運行費用低等諸多優點,在電子半導體、電廠、核電站、煤化工、垃圾滲透液處理等行業有著廣泛應用。
然而長期以來,全球的脫氣膜市場基本被一家國外公司壟斷,膜組件價格昂貴。
中化國際CTO陳寶樹博士在化工展上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中化國際的脫氣膜,其產品性能接近國際一流標準,而在成本上更具優勢,目前全球已有30多套膜接觸器系統正在運行。”
中化國際膜接觸器的核心技術是疏水性膜材料的制備,擁有國內唯一連續拉伸PP中空纖維膜生產線,生產的改性PP疏水性膜材料穿透壓>0.6MPa。同時,中化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擁有高性能膜組件專利,膜接觸器的傳質效率極高,用膜量比國內同類產品減少50%以上,應用于脫氨氮、脫氧、脫二氧化碳等領域,可以將水中氨氮脫除到0.1ppm,氧氣脫除到1ppb,二氧化碳脫除到1ppm,是國內唯一具備該性能的產品。
以膜脫氨為例,中化國際的膜脫氨技術擁有國內最多的工程案例,可以以極低的成本脫除水中的氨氮,還水體清澈透明。在2015年國務院頒發《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簡稱“水十條”)專項整治的十大重點行業中,中化國際的膜脫氨技術已經在其中的焦化、氮肥、有色金屬、印染、農副食品加工、原料藥制造、農藥、電鍍等多個行業成功應用。與傳統的蒸氨技術相比,膜脫氨技術脫除率更高,可低至0.1ppm,節約投資50%,節約運行費用60%-70%,副產銨鹽純凈,可以作為復合肥原料,實現廢物的資源化,為企業實現環保和盈利雙豐收。
央企發力 助力中國從化工大國走向“化工強國”
為打破國外壟斷,助力中國從化工大國走向“化工強國”,央企上市公司中化國際在去年10月國家《石化和化學工業發展規劃(2016-2020)》發布后,迅速調整企業發展戰略,中化國際新的發展戰略聚焦精細化工,把“創新”提升到企業戰略的高度,旨在成為“扎根中國、全球運營的創新型的精細化工領先企業”。
今年5月,中化國際旗下科技創新中心成立,標志著中國化工行業又一重量級“智庫”的誕生,正在電子化學品、高性能材料、車用化學品三大研發領域迅猛發力。
在展會現場,中化國際總經理劉紅生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今年上半年,中化國際的科技投入高達1.36億元人民幣,較去年同期猛增55%,顯示了中化國際對科技創新的高度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