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2017年9月12日電 /美通社/ -- 9月9日,由中國通信工業協會、寧波市經信委主辦的“國際工業軟件 -- 寧波峰會”成功舉行。作為長三角南翼經濟中心,制造業是寧波市經濟支柱產業。2016年,寧波市工業總產值577.15億元,成為“中國制造2025”首個全國試點示范城市。本次會議以“新軟件、新方案、新體系、新模式、新智造”為主題,旨在借助寧波“智造”的全國影響力,推動制造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促進智能制造產業發展。
大連華信,作為全球IT服務及解決方案提供商受邀出席本次峰會。國內第三事業部總經理景寧,結合多年在中車智能工廠的實踐經驗,發表了《大連華信智能工廠實踐與思考》的主題演講。
景寧表示:“所謂的智慧工廠,不是要給企業增加多少個信息化的系統和智能化的設備,而是站在制造業本身特點,來解決生產過程中的實際問題。追本溯源,制造業就是將原材料變成產品,因此智能制造的核心就是工藝+質量+物流。在原材料、機器生產、質量管理和物流等基礎保障之上,通過新技術手段形成自感知的自動化過程,來降低企業成本,保證生產質量,讓企業的生產過程更加高效。”
景寧還表示,“在信息技術導入制造業的過程中,無論是推行ERP還是MES系統都存在各種問題。根本原因在于,所有的系統是從信息化的角度去進行生產的計劃和管控,而忽略了制造業‘工藝’的根本。”
大連華信通過在中車浦鎮的實踐經驗,總結和形成了一套以“工藝”為核心的精益制造解決方案。 使“工藝”成為設計與制造的橋梁,并將其徹底結構化,分解成具體操作員工的每一道工序、每一個工步,每一個工步再分解成若干個動作。只有以操作者關鍵工藝動作為控制點,管理產品制造過程,才能實現對制造過程中物料、資源等生產所需物的控制。通過設定動作、物料、資源三者間的相互關系,才能達到互相檢驗的目的,確保工藝設計的準確性,保證企業實現產能和效率的提升。
而這種制造“工藝”,不僅體現在產品質量上,更是貫穿于企業研發、供應鏈管理、質量跟蹤、物流等全生命周期的管控之中。實踐證明,中車浦鎮通過與大連華信的合作,生產周期縮短了25%,計劃執行率提升了20%,物流成本下降了40%以上,物流人員減少了三分之一,差錯率降低了90%以上。大連華信協助中車浦鎮建設的軌道裝備企業智能化物流管理系統,更獲得了成果管理創新一等獎。
截至目前,大連華信已經服務了中國中車、中國航空工業集團、中船重工、哈爾濱電氣集團、中國鐵物等眾多知名企業。在科研方面,與大連理工大學聯合創建了“制造管理信息化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成為國內唯一一家以制造業信息化為主要研究方向的實驗室。并在日本京都設立了研發機構,利用日本的技術和人才優勢,開展智能制造生產設備相關研究工作。未來,大連華信將立志于成為智能制造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在智能制造、兩化融合方面成為國內領先,國際具有競爭力的信息化科技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