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17年10月17日電 /美通社/ --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神經內科聯合英國約克大學啟動全球較大規模單中心臨床,以驗證人工智能及可穿戴設備這一前沿科技可有助診斷及監測帕金森病。第一期研究預計將于2017年年底前正式啟動。
帕金森病是一種常見的中老年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我國65歲以上人群中,每100人中就有2位帕金森病患者!和阿爾茨海默病一樣,帕金森病的診斷和治療仍然是未被攻克的全球醫學難題。
由英國約克大學于2013年創辦的晴空醫療診斷公司(ClearSky Medical Diagnostics, 簡稱“晴空醫療”)是該前沿領域世界領先的公司。晴空醫療將約克大學團隊幾十年來跨學科的研究成果–具有專利保護的人工智能運算方法,結合可穿戴設備技術應用于帕金森病、阿爾茨海默病等神經退行性疾病領域,開發了一系列用于疾病診斷、用藥監測的醫療設備及軟件系統(后附晴空醫療四個人工智能設備簡介)。這一技術的意義在于帕金森病的診斷及治療監測終于有了較客觀的數據指標,而不再只是依賴病人的主觀描述和醫生的肉眼觀察。
該研究牽頭人、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神經內科主任、國際帕金森病及運動障礙病學會執委陳生弟教授介紹道:“這幾年可穿戴設備、人工智能的概念越來越熱,但是要真正讓醫生信服、被臨床所采納,還是需要經過嚴謹的臨床驗證。中國的帕金森病人幾乎占到全球病人總數的一半,所以我們有這個條件成為這樣一個全球前沿技術較大的臨床研究中心。作為一名中國的大夫,我覺得能夠因此而收集更多的臨床證據、加速我們對于新技術的認知,從而推動該疾病診療的進展,這是非常有意義的一項研究!”
英國約克大學電子系教授、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晴空技術的發明人史密斯博士介紹道:“我們非常榮幸能夠和中國優秀的臨床團隊合作!對于帕金森病這樣一種缺乏客觀診斷手段的疾病,要確保研究的質量,只有靠經驗豐富、臨床診斷準確率高的專家團隊。此次瑞金醫院的這個研究會大大推進醫學界對于人工智能在帕金森病領域應用價值的認知,在不久的將來讓人工智能技術成為帕金森病以及其他相關神經退行性疾病的診療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附:晴空醫療的帕金森、阿爾茨海默病診斷及用藥監測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