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2017年11月21日電 /美通社/ -- 2017年11月3號,集和品牌與肇慶學院宣布展開戰略合作,成立“肇慶學院專業實習基地”。集和將積極推動品牌教育,分享品牌專業知識,聚焦項目實操。為學校與社會嫁接一個橋梁,打造學生學習平臺。
本次合作儀式,學院曾教授及視覺傳達系學生受邀出席,集和品牌創始人龔凱、事業合伙人黃君慶針對學生未來職業規劃進行了現場分享。
“離開校園才是你學習的開始”,龔凱說:“這個時候,你要開始尋找與自己優勢最相關的領域,開始掌握學習方法,還要開始學習如何與他人合作。”
龔凱認為,這個世界有看方向的人,也有讓方向實現的人,人類就是靠兩組機制運行的,一組是能看清問題的人,一組是跟隨第一組的人。
“在坐的同學都是設計出身,但對于做品牌來說,設計只是輪子,是讓我們起飛和落地的工具,我們真正做的是飛機,是讓整個商業機制飛起來的體系。這是需要一個大團隊配合的,所以與人合作至關重要。”經過思考的判斷,再經過視覺的表達,是他個人認為比較正確的道路。
學生剛入職場,沒有工作經驗,怎么才能找到一份好的工作?面對學生的現場提問,龔凱認為,誰都是從沒經驗走過來的。唯一的辦法,是跨出這一步。
“集和有一條公式:核心算法+重復(及時反饋)= NB。”龔凱認為,學習就是學算法的,要重復演練算法,不斷重復執行,不斷積累,并及時反饋。最后,窮盡一切方式進入有核心算法的優秀公司,與優秀的伙伴共事,這樣才能提高十倍效能。”
“讓學習、創作的靈感變成可以衡量的價值,被社會所認可,才是有意義的。希望大家能從思考視覺傳達,變成思考視覺傳達的價值,不局限于做一張很酷的海報,而是去思考設計的價值。”集和品牌事業合伙人黃君慶以“如何實現自我價值”為主題,對現場學生提了三點建議:
一、改變思維。從專業到行業,每個人都存在于不同領域,但不要被社會分工限制了自己的思維方式;
二、洞察人性。人性代表了需求,而品牌的存在,正是為了滿足人們的需求;
三、體驗生活。把對生活的感受融入項目中,以體驗作為創新的源點,更好的執行創作。
自集和2003年創辦以來,一直著力打造一個校友間的強連接社群體系,與清華大學、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廣州美術學院、四川美術學院等國內知名高校均有戰略合作。
未來,集和將與更多院校達成聯盟,積極推動戰略品牌教育,創造更多社會價值回饋社會。
集和品牌官網 http://www.bicobrand.com